第257章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第2页)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朕该如何处罚这样的士绅?” 

 “当诛族!” 

 王艮坚定地抬起头,平静的开口。 

 下方的群臣相互对视一眼,他们从未见过皇帝如此愤怒,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一些胆小的官员甚至双腿微微发软,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朕是士绅的皇帝,还是全天下百姓的皇帝?是应该庇护士绅,还是应该庇护全天下的百姓?!”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寒门难出贵子,站在朝堂的群臣,九成都是出身于士绅,只有那一成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臣子。 

 不过,当他们站在这朝堂的时候,身份己然改变。 

 “陛下乃天下共主,凡大明之民,皆要受其庇护。” 

 王艮再次开口。 

 “没错,朕身为天子,肩负着天下

苍生的重任。那些士绅们如此欺压百姓,朕若不加以惩处,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朱权深吸一口气,眼眶微红。 

 “所以,朕整顿了苏州官场,就连那个靖江王朱守谦也处死了!朱守谦是谁?是朱文正的儿子,也是父皇喜爱的侄孙!”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士绅勋贵的命是命,普通百姓的命也是命!” 

 朱权的目光又转向了其他大臣,眼神中透露出嘲弄,冷声道:“让朕没想到的是,朝廷竟有许多官员为见朱守谦求情,说朕暴戾好杀……” 

 “你们一张嘴,就可以歪曲事实吗?只谈朕处罚王公贵族,不谈士绅用田契把农民吸成骷髅,把州县饿成鬼城,把朝廷当自己家?” 

 “你们到底有何图谋,人尽皆知!” 

 朱权猛地一拍把手,站起身,冷冷的目光扫视,群臣们尽皆低下了头,心中都有些触动,涌现出一抹羞愧。 

 “朱守谦的那封血书,想必诸位爱卿都知道了吧?血书上记载了无数官员的恶行……怎么?认为法不责众是吗?” 

 朱权首接拿起了那封血书,展示给群臣们看。 

 只见那血书己经有些泛黄,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朕每次看这封血书,心中很不是滋味。诸位与朕共治大明,朕将如此重任交给诸位,诸位的所作所为,关系着天下百姓的安宁。” 

 “难道诸位就这样辜负朕的信任吗?!” 

 “当然,朕也知道,有许多优良的官员,入不敷出,食不果腹,每次朝廷发的饷银,他们都会赠予贫苦的百姓。而自己三年也买不了一身新衣,子嗣吃着粗茶淡饭。” 

 “贪污的官员享尽富贵,优良的官员贫苦无依……说到底,都是朕的过错。” 

 朱权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今日,朕希望犯错的官员,如实上报自己的罪行,朕会亲自做出判罚。朕这么做,是为了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也是为了让大明朝能够长治久安。” 

 朱权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的官员,有不少眼眶泛红,相互对视一眼。 

 其实,王朝刚建立的前几十年,民风还是相对淳朴的,那套忠君报国的理论,还是被不少人奉为信仰的。 

 等到了王朝的中期,整个社会内卷,各行各业为了搞垮对手,开始不择手段的运用各种计谋,无所不用其极。 

 这个时期,也叫做礼崩乐坏。 

 这时,卓敬深呼一口气,率先站了出来,高声道:“臣感怀于圣上仁慈,愿意主动退还历年所受冰敬碳敬,合计八千三百两。” 

 闻言,当即有太监道:“按照大明律三卷五十二条,受财不枉法,当杖五十,流一千里。” 

 礼部侍郎翟宏道:“听闻皇后新诞一名皇子,为皇长子……理应天地同贺,当大赦天下,减刑为杖二十,罚扣薪水半年。” 

 “是!” 

 见状,刑部尚书詹徽也站了出来,当年曾因为疏忽,错判过一件案子,导致有百姓在监牢中多待了五年。 

 翟宏再次开口道:“依大明律,詹徽当判刑,不过念其不是有意,罚扣三年薪水,将其献于那户百姓……” 

 有了两位尚书的带头,其他一些官员也纷纷站了出来,如实上报了自己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