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谢氏当头,信仰气获取方法!(第2页)




    祠堂大门口设了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块十米高的立方石碑,相当恢弘。



    按理说,乌桥镇并不算繁华富庶,建造这么大一个祠堂耗费极大。恐怕是苦了此地的乡民们。



    而且,谢安感觉做一个这样的祠堂并无必要。



    不过谢安好歹也是入了乌祠的人,看到如此恢弘的祠堂有自己的份,心头还是有几分宽慰的。他骑着马儿缓缓靠近广场中央的石碑。



    靠着过人的目力,谢安看清了石碑上的刻字。



    石碑四面都刻了字。



    西面刻着祠堂的始建年份,修缮年份,以及修缮的原因,过程,当时的社会背影和用意。非常的详细。



    北面刻着祠堂初修的人员,主事人,修缮的人员,主事人。



    南面则刻着最近一次修缮的人员捐款数额,按照捐赠银钱从高到低排列。数额最大的是李洪明,五百两!



    不愧是乌桥镇叔公级别的最大乡贤。



    陈雷捐赠数额四百九十九两。



    谢安算是看明白了,陈雷比李洪明有钱,但是不能逾越,便少捐一两,以示尊敬。



    往后还有李府的李儒,捐款四百两。这是谢安没想到的。



    后续的捐款者,三百两二百两不等。百两以上的人员达到十几位。更多的是几十两,几两的。林林总总竟然有几千人上榜。



    看到最后,谢安惊骇的发现,俩个徒儿也捐款了,不多,五两银钱。



    春兰竟然也捐了钱,一两。



    谢安不由生出几分感触来。



    为了修这么大个祠堂,可见整个乌桥镇三万乡民众志成城,勒紧裤腰带出力出钱。



    或许乌桥镇不如水灯镇繁华,但是这里的乡民更加的淳朴,团结,而且也更注重祖宗传承。



    要知道,不管在这世道还是在前世,修祠堂这事儿都不属于官府的工程,纯粹由本地乡民自发筹钱出力修建。



    前世的时候,很多村民外出大城市打工,无论混的如何,每当村里要修祠堂的时候,他们都会主动凑钱。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后代对祖宗的尊重,认可。



    乌桥镇在这方面的氛围,就非常浓郁。



    想到这里,谢安不由感到几分愧疚。



    当初李洪明和陈雷力排众议,把谢氏纳入乌祠,还成为和陈氏李氏并列的大姓。



    大家都勒紧裤腰带捐款,自己这个谢氏独苗……还没捐钱呢。



    要不回头去补一点?



    谢安慢慢的绕到石碑东侧,顿时被上面的刻字所震惊。



    东面向阳,代表了乌祠的希望。上面刻的是乌祠的姓氏,以及各大姓氏的代表人物。从上往下,刻字越来越小,越上面的姓氏越大,字体也越大。



    有点类似前世的视力测试表。



    谢安以为排列第一行的会是陈,李,谢。



    结果——



    第一行只有一家:谢氏(谢安)



    谢氏当头,引领乌祠百家。



    第二行才是李氏(李洪明),陈氏(陈雷)。



    谢安的瞳孔都放大了许多,没想到李洪明和陈雷如此有心。非但把谢氏这个外姓纳入乌祠,还让谢氏当头,引领乌祠百家。



    连传承了两百多年的陈氏和李氏都放在谢氏后面。



    这可是一份殊荣。



    有钱都买不到。



    尤其是对谢安这个老头子来说,心头就存了落叶归根的想法。此举正中下怀,谢安心头还是感动的。



    刚刚还说要捐一点钱……



    看来一点不够啊。



    高低得四百九十九了?



    对于谢安来说,这可是一笔不菲的银钱。不过谢安觉得该花……大不了再卖一颗内劲丸。



    等等……



    雨荷貌似也姓谢?



    回头让雨荷也来捐点钱,入乌祠得了。总好过将来老了,没个落脚的地方。



    谢安和雨荷都是流浪没家的人,越是如此,才越发的想要个安身魂归之处。



    就在谢安愣神的时候,忽闻一个脚步声靠近,还有个熟悉的声音。



    “嘿,这是乌祠碑,可不能损坏的。”



    谢安回头看去,只见陈河穿着蓑衣提着马灯走来,善意的提醒。生怕谢安破坏乌祠碑似得。



    再次见到故人,谢安很高兴,不过细看之下,发现陈河已经老了许多。走路都颤颤巍巍的,不免感慨良多。



    谢安调整好情绪,翻身下马,笑道:“陈河兄,是我,谢安。”



    陈河举起马灯靠近谢安身前查看,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如此年轻的家伙是曾经那个垂垂老诶的朝奉师傅,“你,真是谢老哥?”



    谢安道:“当初可是你带我去县城掏古玩宝贝的,还遇到了巨鲸帮的匪徒哩。”



    听闻谢安说出这段秘事,陈河总算相信了,脸上紧缩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化作一抹笑容,“真是谢老哥啊!”



    他上前,和谢安来了个拥抱,随后才道:“谢老哥咋越来越年轻了哩。若非老哥说起这段秘事,我怎么都不敢相认的。”



    谢安道:“修炼养生功小有成就,便年轻了些。”



    陈河心里嘀咕着:老夫这些年也勤勉修炼养生功,咋就没有这般功效?



    扫除心头的疑惑,陈河欣喜道:“我前日去李府见过韩立,他说你没死。我大哥和李老都十分兴奋,想着去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