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白狐启灵!




                谢安的事迹,早就传遍了乌桥镇附近的十里八乡。



    人人称赞,都以乌桥镇出了个谢安而感到自豪。而最初对谢安这个外人入驻乌祠有所意见的乡民们,也都慢慢放下了成见。



    “谢老爷好。”



    “谢老爷爷辛苦了。”



    “有谢老爷主持乌祠,当真是咱们乌桥镇的莫大荣幸。”



    “……”



    一个个排队的乡民冲谢安拜礼,打招呼。



    谢安也没什么架子,一个个回应。



    不过谢安看到前来打招呼的人无穷无尽,赶忙找了个借口走远了些,然后动念。



    吸收。



    嗡!



    随着一缕缕的无形之力涌入大脑之中,全身肌骨缓缓舒展松弛,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整个过程非常的丝滑。



    哪怕一口气吸收四千缕信仰气,也没有任何不适感。



    相比吸收不死气和妖精气,可要舒服太多了。仿佛这些信仰气本身就是自己的。



    待得吸收完,面板上的数据也发生了变化。



    【当前可用类不死气:7200缕。】



    一下暴涨四千!



    比十块白蛹石还要多。



    距离让胎息功进阶需要的一万缕,越来越近了。



    谢安心头欣慰之余,不由好奇转头看向前方恢弘气派的乌祠,以及乌泱泱排队进入祠堂祭祖的乡民。



    “我怎么感觉这祠堂和我有一种莫名的联系?这可是之前没有过的感觉。”



    此前无论吸收不死气还是妖精气,吸收完了联系也就断了。



    但这乌祠不同。



    此番吸收完信仰气后,那种羁绊并未断裂,仍旧隐约可感知。



    “以后还能反复来这里吸收信仰气?”



    念及此,谢安感到十分欣喜:如果每年年祭都能来收几千缕信仰气……这好处可就太大了。哪怕自己什么都不做,等明年年祭,就可以凑足让胎息功进阶类不死气。



    而且,随着乌桥镇发展的越来越好,乌祠香火鼎盛。可以吸收的信仰气恐怕越来越多。到时候办一场年祭,恐怕能够吸收一万缕以上……



    乌祠是个好东西啊。



    谢安打定主意,要好好照拂好这祠堂。



    “谢老哥,方才辛苦你了。”刚刚忙完年祭收尾工作的陈雷凑了上来,一边擦着额头的细汗,一边恭维开口。



    谢安拱手:“陈老弟才辛苦。”



    陈雷讪笑道:“谢老哥这么说可就折煞我了,先前的年祭都是李老主祭的,如今李老逝去,我还担心乌祠的年祭会出问题。如今看来,效果比李老在的时候还要好。都是谢老哥的功劳。”



    这话到不在作伪。



    效果好不好,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



    谢安谦逊道:“也多亏了陈老弟帮衬。我在镇魔司当差,事务繁忙,往后还需陈老弟多多打理此地。”



    “自是应该的。”陈雷把姿态放的很低,“寻常时候乌祠我来打理就是,若遇着逢年过节,谢老哥出面主持一番便可。”



    能够通过乌祠这个纽带,结交这位五品总司,陈雷心头是一万个愿意的。



    若非这乌祠,只怕陈雷这辈子都结交不得谢安这般的大人物。



    “那就有劳陈老弟了,平时若有事随时来县城找我。”



    一番寒暄过后,宴席时间到了。



    按照乌祠的习俗,年祭是要吃一顿宴席的。每家来一个人,凑些小钱,然后热热闹闹吃顿饭,彼此闲聊吃酒拉近感情。



    谢安自然入座首席位置,席间无数乡民纷纷上来敬酒,对谢安极为敬重。谢安感念老乡们给的信仰气,每逢敬酒必喝。



    氛围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有个长相秀丽的村妇忽然走到谢安跟前,扭扭捏捏,数次想开口却不敢吱声,引来不少人发笑。



    “花菇,你平时一张嘴儿不是挺能说的嘛,怎么一到谢老爷面前就哑巴了?”



    “花菇可是镇上为数不多读过书的女人,也算半个书香门第,大家别这样。听听花菇想说什么。”



    “哈哈哈。”



    乡民们可没那么多场面话,说话爽利直接。



    谢安看出来那花菇有些惧怕自己,便笑道:“你有话直说就是。”



    “多谢老爷。”花菇施了一礼,随后道:“我之前想让乡民们凑钱办个学堂,一直没办起来。我想请谢老爷做主,牵头让大家凑钱办个学堂。



    我统计过,镇上到了读书年龄的苦娃儿有几百个。却因为条件穷苦,没机会识字……”



    谢安顿时对这村妇刮目相看。



    乱世之下,一个女人能有这样的见识,着实很不错。



    谢安扫视一圈,发现热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下来,人人都看向自己。



    显然大家对开办学堂这件事很期待,有些人没钱的,便低下头去。



    见谢安不说话,花菇感到很失望,又不敢表达出来,便低下头去,“打扰谢老爷了。”



    “等等。”



    谢安喊住花菇,花菇察觉到事情可能有转机,立刻转过头,满脸期待的看向谢安。



    谢安道:“大家过活日子不容易,孩子唯一出头的路子便是学武和读书。相比读书,练武则要昂贵的多。办个学堂,的确是造福一方的好事,好歹让大伙儿有个奔头。”



    这话一出,无数人纷纷转头,目光炽热的看着谢安。



    谢安慢慢站起身,“按照人头凑钱也的确为难人了,有些人家过的穷苦,自己生活都困难,还让他们凑钱不合适。这样,筹办学堂的资金,全靠自愿,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多出力。我带头捐一万两。”



    嘶!



    全场人倒吸一口冷气。



    一万两!



    太豪横了!



    他们在场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不过对于手握十二万两巨款的谢安来说,真的就是毛毛雨。他想着饮水思源,不能吸收了大家的信仰气就不管大家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