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航运崛起(第2页)

早上一家四口在一起吃饭。

席间,严人美提出道:“良哥,你不是要进行募捐嘛,要不我也加入吧你募捐的时候,我拉着令仪、涵芬她们一起来帮忙!”

陈光聪也抬起头,虽然没有说话,意思也是希望可以帮忙!

学生嘛,总是有一腔热血!

陈光良则直接说道:“我没有打算募捐,后续我自己再补十万大洋,加上我前面的十万大洋,有二十万捐给上海赈灾会,差不多了!”

严人美问道:“为什么不募捐,现在沪市很多团队都在募捐呢”

陈光良说道:“募捐是拿别人的钱财,成就自己的名声;而且我就算不去募捐,想捐的人也会捐给其它团体。”

严人美故意说道:“那我还想捐点私房钱出去,你不募捐,我可就捐给其它募捐团体了!”

这丫头,私房钱可不少!

因为陈光良和严智多合作,为严家至少赚了200万大洋以上(直接和间接)。

所以严智多给了严人美一笔丰厚的嫁妆——多处物业,以及部分现金,保守价值在三四十万大洋。

“单笔不要超过1000”

“喔”见陈光良如此,严人美也识趣的不提募捐之事。

其实她明白,良哥绝对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实业家,只不过募捐这种事,有些出风头,良哥当初遭遇过暗杀,可能是这个原因。

实际上不是,陈光良只是单纯嫌麻烦!

中午,香格里拉饭店的舞会照常举行——固定时间聘请乐队演奏,餐厅顾客可以在舞台跳舞。

陈光良搂着严人美,也加入其中。

“小丫头,你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想着赈灾的事情”

严人美小声说道:“良哥,我以后要是抛头露面,你会不会觉得不好”

原来是这事,陈光良笑道:“想什么呢,都什么社会了,抛头露面都是封建词汇了。再说了,我娶个美娇娘,不就是拿来炫耀的么!”

严人美顿时一扫不开心,笑着说道:“还是我老公好”

陈光良说道:“赈灾的事情也不要去想,舞照跳、马照赛、股照炒,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如此。我们也不是国家元首,考虑不了太多的事情,就算是南鲸的总司令,他对赈灾也是无能为力,因为没钱。所以啊,捐钱归捐钱,但不要影响我们的生活。做人最重要的是快乐!”

小丫头受陈光良的影响,肯定也是忧国忧民,但凡事有个度!

例如陈光良这次,准备陆续捐出三十万大洋(上海赈灾会那里二十万),钱都是准备好了的(卖了一艘船,正好有),这个额度已经符合他的身份。(不捐肯定要被人指着说)

陈光良本人的‘忧国忧民’,更多是体现在‘实业救国’、‘对员工好’上,这种赈灾他只是做自己的本分事情。

他可不想学曹旺,员工骂惨,自己捞名誉!

严人美听完陈光良的劝告后,立即一扫阴霾,笑着说道:“嗯,谢谢良哥指点迷津!”

妥妥的人生导师!

面对环球航运的四艘5000吨‘人货混装’大船,投入运营,并打破怡和和太古的沿海运输垄断,帝国主义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怡和洋行。

大班杜百里正在听着属下的汇报,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

怡和的横行霸道,突出的表现在大班杜百里身上,20年代有人把他称为“汉口王“。

根据怡和人事制度,各分支机构大班任职3年,期满可以联任,但联任届满后,必须调换其他工作3年才能复任原职。

杜百里就是按照这种规定,先后断续在恰和担任大班已经达20余年,而且未来十年可能都还是他掌权。

在他任职期间的1919年,在武汉特二区(原俄租界,今兰陵路和黎黄陂路之间)购地1,000余方,建筑3层西式住宅和铺面30余栋。旋于1920年又在汉口毗连西商跑马场西北方购地99,000余方,命名怡和村。原企图逐步建成“怡和租界“,后因1927年我国收回了英租界,才打消了这一迷梦,仅先后建筑了10余栋西式楼房和1所恰和园,其余广大地区都租给当地农民耕种收租。此外,陆续购买和新建房屋亦达数10余栋。全部房屋共达100栋以上,并组成一个产业部,由历任大班直接管理。产业部的房产主要出租牟利,租赁条件特苛;租期起码一年;租定后须预付两个月押租,房租按等论价,由每栋每月100元至180元不等。综计房地产收入,年在2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