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香港移居潮(第2页)




    陈光良笑道:“内战起,你们待在国内,家人还想置身事外,那怎么可能,所以来香港暂避,是个明智的选择。当然,我们在香港发展航运业,也是为民族争光的事情。”



    此时内战已经开始,陈光良的选择已经有些道理了。



    徐祖藩突然问道:“陈先生,你看好谁?”



    大家都是宁波人,所以是同乡。陈光良担任招商局总经理时,很是关切和培养华人籍的高级海员,所以和大家算是老熟人。



    当初的马家骏船长,如今已经是招商局的船务总干事,此次赵铁毅去沪市挖高级海员,马家骏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还给予了一些方便。



    私人航运企业的薪水高,但国内的私人航运企业已经败落,就算曾经的三北,也因为虞洽卿死后,其子并不能发扬光大,当然也有大环境的原因。



    招商局薪资待遇不高,但胜在是为国家做事。



    陈光良说道:“看好谁不重要,总之接下来国内会很乱很乱,所以为了你们家人的安全,我建议你们将家人安置在香港。而且从长远来看,香港才是华人在大海里叱咤风云的宝地。”



    为了这些高级华人海员,陈光良给出很高的薪资,同时还会安置大家的家人。



    “好,多谢陈先生关照我们。”



    此时大家再无疑问,国内会很乱,他们也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新老板是一位厉害的航运家,跟着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7月初,陈光良的岳父严智多匆匆来到香港,在家招待了他。



    严家第三代的男丁,并没有在商界取得什么成绩,严智多继承了家业,在钱庄和金店上经营,严智多有两个弟弟,都是在毛纺行业做事,但并不是老板,而是工程师之类的,有一定的参股。



    反倒是严家第三代的女性,出了三个高级知识分子,也嫁给知名人士作为妻子。



    席间,严智多说道:“光良,你觉得战争会不会波及沪市?”



    本来这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和陈光良打了多年的交道,他知道陈光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移居香港。更何况,陈光良的判断,还从未错过。



    所以这一次内战一开始,他就急忙来到香港,当面请教。



    陈光良为岳父倒上酒,才不紧不慢的说道:“我要是岳父,就感觉变卖家产,要么来香港,要么出国。毕竟谁胜利,你们严家都没有好下场。”



    严智多一愣,这话也太直接了吧!



    “国民政府军队是其三倍,武器是美式装备,还有接收的日本装备,获胜的几率更大吧?”



    陈光良摇摇头,说道:“根子烂了,给什么武器都没有战争的勇气,再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我是士兵看着长官发财,谁会去给他卖命。”



    “那要是另外一方胜了呢?”



    “岳父,我们是资本家,那是原罪.”



    严智多缩下脖子,说道:“我回去就变卖财产,准备来移居香港。幸亏前段时间看你把香格里拉饭店也给了平安银行,我也兑换了一些美金和黄金。”



    陈光良点点头。



    严智多来港,也只怕能做个养老翁,毕竟他不擅长实业,而钱庄那是本地粤籍人的专长。



    也可以了,买点物业,做个收租佬也不错。



    陈光良带着庄铸九、陆涵章来到清水湾220号,只见这里是一片荒地,但依山傍水、景色迷人、如梦似幻。



    “在这里,时代影业开辟一个‘电影工厂’,你们觉得怎么样?”



    陆涵章率先发表意见道:“虽然说,拍电影不比做档口买卖,一定要选择旺地。但这里交通不便,远离市区,怕是太过偏僻了点。”



    陈光良笑道:“你都知道不一定选择旺地,那这里自然没有问题。而且,我的意思是在这里开山劈石,建立一个庞大的电影城,有隔音片厂、置景场所、摄影棚、行政大楼、制片大楼、暗房、冲印所、道具室、货仓、放映室、生活区,甚至还可以建仿古建筑,开发旅游景点和酒店”



    前世的清水湾,后来成为高档别墅聚集地,前期肯定也是有邵氏影城的功劳。



    如今既然时代影业成为香港的电影霸主,那自然这里该建立时代影城。



    庄铸九在一旁问道:“只是北角名园山的制片厂,目前已经足够使用,再建影城,是不是浪费。”



    陈光良说道:“这里是个长期的计划,考虑先买下地皮,可能等过五年后再慢慢规划什么的。这一次国内的战争,给我一个启示,香港将迎来一波人口潮所以北角园明山的地皮前景很大,而我们时代影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更加专业的制片场。所以,我觉得应该先买下这里,将来再择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