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踩着七星公司赚钱(第2页)

但宋子良则不同,他是真心实意在和三大亨交际。

在蒋梅英的公司写字楼里,平安证券的协理胡金顺,被喊了过来。

如今的平安证券,在多个交易所拥有经纪席位,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比如在华商证券交易所(如今沪市惟一的证券公债交易所),便拥有66号经纪牌。

“胡协理,后天便是华商证券交易所拍卖‘二三关’公债的日子,我的妻子蒋小姐,准备一开拍就大力吸纳,所以想请你做一下市。”

胡金顺一听,便当即说道:“有多少资金?”

蒋梅英这时候,主动说道:“一共是170万大洋”

胡金顺心里有些震撼,这个老板还真有钱,一个姨太太也如此大方。

他随即说道:“这么大一笔资金,很容易让人误会是老板您在炒‘二三关’”

66号经纪隶属平安证券,大手笔一出,基本就能做实是陈光良或者平安证券在做市。

胡金顺的意思是,要不要暗地里吸纳。

陈光良则毫不在意的说道:“无妨”

胡金顺点点头,说道:“好,我一定安排好的。”

他没有再多问,例如这‘二三关’还能投资嘛?

毕竟自从1934年7月后,公债就跌的比较厉害,本来已经涨到60~70元的公债,如今又只有40~50左右。

而按照以往的惯例,‘二三关’价格要在60元左右,才算顺利发行。事实上,也不是没有公债发行失败的案例。

这些年,南鲸政府缺钱,发行的公债越来越多,信用也在一步步的消耗。

只不过在证券市场,公债是最大的‘投机对象’,故很多人明知道公债有一些风险,但还是纷纷去投资。

就好比,后世还有人炒‘退市股’一样。

待胡金顺离开后,蒋梅英来到陈光良的身边,挽着胳膊,好奇的问道:“这个‘二三关’有什么说法吗,我看你信心很大?”

陈光良笑着说道:“不过是乘坐顺风车而已,有人会送我们到青云路。”

蒋梅英点到为止,她笑着说道:“我就喜欢你神神秘秘、信心十足的样子。”

随后,在陈光良脸颊小啄一下,显示出她内心的感情。

陈光良牵着她的手,笑道:“这倒是,不然怎么骗到你这个大美人!”

蒋梅英娇嗔道:“你也知道呀,是你骗了我”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而已。

七星公司炒作‘二三关’的步骤很简单,因为宋子良是国货银行董事长兼建设银行的总经理,手中已经掌握着这两家银行的头寸,七星公司的手中已经拥有一批‘借’来的‘二三关’的原始股。

而接下来,七星公司便会利用公权、人脉等,一步步炒高‘二三关’,而且还会让银行界也一步步卷入进来,最终成为他们的接盘侠。

当然,这里面也确实是有些门道的,陈光良虽然现在不知道具体的过程,但他只要盯住七星公司的动作,就一定可以搭乘顺风车。

时间很快来到3月1日。

在华商证券交易所,‘二三关’公债准备开拍,所以当天可谓热闹非凡。

目前的证券交易中,公债占据着80~90%的份额,股票就占10~20%的份额,可见炒卖公债之热。

胡金顺也有些紧张的等待着,他总感觉这个‘二三关’有着巨大的玄机,不然老板不会如此慎重的交代——开盘就大力吸纳。

要知道以外的交易案中,老板是没有如此激进的,似乎这个‘二三关’要马上被炒高似得。

很快,就有证券公司开拍‘二三关’,而且今天拍卖的‘二三关’数额也不会少的。

具体操作室这样的:

银行委托证券公司拍卖‘二三关’,银行和证券公司也是希望将‘二三关’拍出一个好行情,至少也得稳定在60元以上。

倘若价格维持在60元以上,那么各大银行就会纷纷将手中的‘二三关’拍卖掉,毕竟之后和财政部结算时,卖掉的越多,佣金就越丰厚。

“现在准备开拍二三关债券,请大家踊跃参与!”

很快,证券公司开始拍卖‘二三关’。

胡金顺也是证券公司的,平安证券此次自然也会拍卖平安银行手中的二三关,只不过是数量的多少,以及何时拍卖而已。

“60.05”

“60.1”

拍卖一开始,胡金顺便第一个开始拿下,速度比起‘三大亨’的小喽啰还快。

接下来,大家很快发现异常——二三关库券开盘伊始,就立刻遭到抢抬价格,从60元一路攀升。仅仅半天的功夫,价格就上到62元。

这顿时让人费解,要知道公债的价格波动是很小的,一天波动1~2元已经算是剧烈波动,发生巨大事件的最大波动也就3~4元。

这让一些人猜测,是有人要炒高二三关。

当然,各银行的老法师(金融专家)并不觉得——有人能炒高二三关,在这样的行情下。而且,以往也没有惯例,公债一开始就价格直线飙升。

当天傍晚。

胡金顺向陈光良和蒋梅英,汇报了工作。

“老板,今天证券公司大约拍卖了500万面额的二三关(约值三百多万),我们吃下三分之一。不过我发现,除了我们在炒高之外,似乎还有两方势力在炒高,截止收市,二三关的价格已经涨至63.5元。”

陈光良满意的说道:“自然是还有人在炒高,明天继续买进,争取将子弹打空。”

胡金顺点点头,说道:“好”

既然老板信心十足,那么他也知道,老板一定是有什么底牌。

说实话,现在二三关首日开盘就63.5元,让所有人都有些惊呆,到底是谁在炒‘二三关’。

今天就有人向平安银行和陈光良打听,是不是听到什么内幕消息,只不过是一无所得而已。

另外一边。

三大亨也聚在一起,今天他们虽然没有出面,但也是委托手下门徒去抬高价格,吸纳了三分之一的二三关。

至于还剩下的三分之一,七星公司肯定也是在暗地里吸纳。

虽然七星公司有‘二三关’的原始股,但毕竟只是掌握了国货银行和建设银行,所以必然也需要从市场吸纳,并也是抬高价格的主力。

张啸林说道:“今天听莫非这是陈光良也参与了进来?”

陈光良选择了打明牌,并没有暗中吸纳,不然他也有经纪暗牌的,但暗牌一般是关键时刻用的。

杜月笙思索片刻,说道:“有可能七星公司也联络了陈光良,毕竟这沪市金融界,陈光良算是一号人物。”

标金也好,公债也好,陈光良都是这些市场的常胜将军。

黄金荣点点头,说道:“多一个势力也好,说明这一次七星公司要做一笔大的,这样我们就放心了,明天继续抬高价格。”

仿佛是吃了定心丸,三大亨纷纷表示要继续抬高市场的价格。

七天后。

‘二三关’的价格已经被炒到70元以上,这让沪市的金融老法师大吃一惊。

大家也对此进行了分析估断,最后得出结论:这个价格向无先例,银行界不会托盘,这个行情绝对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有银行纷纷把财政部抵押给本行的“二三关”库券送进交易所卖掉,买进其他六折库券。

银行家们是这样考虑的:根据协议规定,财政部会在三个月内与抵押“二三关”库券的各家银行结价,以往是以行情一半价位结算,这次就算提高些,打足按六折结算吧,银行也仍旧有赚头,毫无风险,笃定如泰山。

卖出‘二三关’的银行家门,都是认为‘二三关’的价格维持不了70元以上,他们只需要在财政部和他们结算前,再低价买回来,就不会违规。(法律规定,银行必须通过证券公司拍卖公债,不能直接出售公债)

沪市的某幢别墅里。

宋大姐,正在和徐勘、陈行、宋子良一起密谋。

宋大姐虽然未在南鲸政府中担任任何职务,但她在利用政府关系进行投机倒把生财方面绝对精通。她平时常在寓所研究经济、金融、证券交易,且颇有心得。对于库券发行,早在宋子文刚刚推出时,她就认为可以从中牟利,曾向老弟试探过,因宋子文没有表态,只好打消主意。现在轮到了丈夫执掌财政部,宋蔼龄哪肯放过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