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萧峰登基 新婚之夜(第2页)
李青萝接受贵妃金册时,腕间的西夏缠丝玉镯撞在白玉圭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个曾让段正淳无比痴迷的美人如今已经三十二岁。
不过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增添了几分成熟与韵味。
李青萝身姿婀娜,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
当她抬眼的瞬间,仍能让人想起琅嬛玉洞中翩若惊鸿的舞姿。
那是一种让萧峰难以忘怀的美。
赵福金捧着金印,指尖不再因紧张而泛白。
她的发间步摇仍保持着宋宫样式,在契丹侍女捧来的北珠头面中显得格外突兀,可她的眼神满是温柔,静静地凝视着萧峰。
尽管心中仍藏着对汴梁城的思念,可一看到萧峰,那些思乡的愁绪便被爱意所驱散。
赵福金知道,自己早已心属眼前的萧峰,从此这里便是她的家。
就在仪式进行到高潮时,祭坛中央的白狼雕像突然发出一阵嗡鸣。
这声音低沉而神秘,是来自契丹远古的呼唤。
萧峰心中一动,他走上前去,将手掌按在狼首上,掌心立刻传来一阵强烈的震动。
这种震动,就像与大地的脉搏相连,让萧峰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当萧峰把阿朱的右手一同覆上去时,奇迹发生了。
玉石雕琢的狼眼中竟流转起血色光芒,光芒越来越亮,照亮了整个祭天坛。
台下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人们纷纷露出惊恐与敬畏的表情。
观礼的室韦酋长突然伏地高呼:
“腾格里显灵!”
这声呼喊如野火掠过草原,迅速传遍了整个广场。
黑压压的人群如海浪般次第跪倒,包括西域数十国的全部使臣。
他们的脸上满是虔诚与敬畏,仿佛在这一刻,他们看到了神灵的降临。
萧峰站在祭坛之上,望着这一幕,心中暗自得意。
这是他昨晚心血来潮,秘密让辽国工匠们连夜做的设计,为的就是收拢大辽国百姓们的心。
毕竟古代的人民还是非常相信神灵这些奇迹的!
登基大典结束后,辽上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人们载歌载舞,欢庆新皇的登基。
萧峰在皇宫中设下盛宴,款待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臣。
宴会上,美酒佳肴摆满了一桌又一桌,人们欢声笑语,气氛热烈非凡。
萧峰端起酒杯,向在场的所有人敬酒。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眼中充满了威严。所有人都对他敬畏非常。
阿朱,李青萝,赵福金三位绝世美女坐在他的身旁,都温柔地看着他,眼中满是爱意与自豪。
她们虽然身份不同,背景各异,但在这一刻,她们都成为了辽国宫廷的一员。
李青萝面带微笑,与周围的人交谈着,尽显从容与自信。
赵福金则偶尔与身旁的人轻声交谈,目光不时望向萧峰,眼神里满是爱意。
阿朱则深深依偎在萧峰的怀里。
在宴会的一角,烛火摇曳,几位汉官围坐在一起。
虽被宴会上的热闹欢腾所包围,他们却低声交谈,言语间满是对新皇萧峰的关注与探讨。
一位身着深灰色长袍,胡须斑白的中年汉官,微微皱着眉头,率先开口:
“新皇登基,这是我大辽国的大事。
萧皇威名远扬,其武功造诣更是出神入化,天下闻名。
年前平叛一战,陛下单枪匹马力战群雄,那等英雄气概,实在令人折服。”
说罢,眼中流露出一丝敬佩。
这时,一位较为年轻的汉官接话道:
“是啊,萧皇武功高强,自是无人能及。
可这治理国家,与上阵杀敌终究不同。
这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民生政务亦是千头万绪,不知萧皇在这方面……”
他欲言又止,眼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一位老者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发出一声轻咳,缓缓说道:
“新皇既懂契丹文化,又通中原礼仪,实乃辽国之福。
今日观其登基大典,便知其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武功只是一方面,这胸怀与见识,才是治国的根本。
萧皇久居江湖,想必见过诸多世面,对民间疾苦也多有了解,未必不能成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