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独身入皇宫,激战葵花老祖 三(第2页)

 

紫宸殿,皇帝视朝的前殿。

 

萧峰轻轻落在殿前的台阶上,缓缓走进殿内。

 

殿内宽敞开阔,雕梁画栋,四周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如今在黑暗中看不真切,但萧峰能感受到这里的庄严肃穆。

 

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契丹使臣都在此举行,不难想象当时的场面。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礼仪之繁琐、场面之宏大,尽显皇家气派。

 

萧峰在殿内踱步,触摸着殿内的立柱,仿佛能触摸到那段厚重的历史,一想到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他的心跳不禁加快。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萧峰身形一闪,藏到了一根巨大的立柱后。

 

待侍卫离开,萧峰才从立柱后走出,继续他的探索。

 

紫宸殿西侧是垂拱殿,皇帝平日听政之处。

 

萧峰步入垂拱殿,虽光线昏暗,但仍能看出殿内装饰的精致。

 

桌椅案几皆是用上等木材制成,或许还镶嵌着珍贵的宝石。

 

这里虽比不上大庆殿的宏伟,却也处处透露着皇家的尊贵与奢华,无数决定天下苍生命运的大事,便是在这看似不起眼的殿堂中被敲定。

 

萧峰在垂拱殿内仔细端详着每一件陈设,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历史书上的记载,亲身站在此处,那种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兴奋感愈发强烈。

 

离开垂拱殿,萧峰又巧妙地避开几波侍卫,来到了文德殿。

 

文德殿位于紫宸、垂拱之间,萧峰走进文德殿,他轻抚着殿内的立柱,感受着历史的沉淀。

 

这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

 

布置得温馨而不失高雅,名贵的香料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各种古玩字画陈列其间,尽显皇家的品味与格调。

 

萧峰在这里驻足良久,沉浸在这浓厚的历史氛围之中,为自己能亲身体验而感到庆幸。

 

再往后走便是后宫,这里是一片宫殿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后宫有皇帝的寝殿数座,其中宋朝太祖赵匡胤住的福宁宫也在此处。

 

除后妃的殿宇外,后宫中尚有池、阁、亭、台等娱乐之处。

 

萧峰在后宫的小径中穿梭,月光偶尔透过云层洒下,照亮了一片池塘,池面波光粼粼,池边的亭台楼阁在夜色中影影绰绰,尽显精致。

 

他不禁想象,宋朝的皇室子弟在这里嬉戏游乐,身着绫罗绸缎,身边有无数的宫女太监伺候,是何等的惬意奢华。

 

他一边走一边看,将这难得一见的景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而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在宫城之外,是帝、后游乐之所。

 

萧峰听闻宋朝皇帝赵佶即位后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扩建后的延福宫幽雅舒适,宋朝皇帝大部分时间在此宫苑中度过。

 

他施展身法,快速朝着延福宫的方向奔去。

 

一路上,他巧妙地避开巡逻的侍卫,心中满是对那神秘宫苑的期待。

 

当萧峰终于来到延福宫,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叹不已。

 

这里奇花异草遍布,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各种珍奇异兽放养其中。

 

尽显皇家园林的奢华与精致,与历史记载毫无二致,他的兴奋之情达到了顶点。

 

后世穿越过来的萧峰知晓,这开封皇城的前身是唐汴州宣武军节度使衙署,后梁时为建昌宫,后晋改为大宁宫。

 

宋建隆三年,宋太祖命人画了洛阳的宫殿,按图扩建了皇城的东北部。

 

北宋王朝统治的167年,是开封城市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皇城也在此期间不断完善和发展。

 

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使开封城遭到严重破坏。

 

自北宋之后,开封城历经多次战乱和黄河水患,皇城逐渐被掩埋于地下。

 

直到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才开始对北宋东京城遗址进行系统发掘,逐步揭开了皇城的神秘面纱。

 

此刻,站在这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皇城中,萧峰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仅为自己能亲眼目睹这一切而兴奋,更为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感慨万千 。

 

……

 

萧峰伫立在回廊之上,目光似被磁石吸引,贪婪地扫视着眼前的大宋皇宫。

 

飞檐斗拱,宛如展翅欲飞的鹏鸟,在夜幕的笼罩下更显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