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天下第一高手:辽帝萧峰!四(第3页)
多年前那场追杀突然在鸠摩智脑海中翻涌。
彼时萧峰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少年,被他与慕容博联手追杀逼得逃亡数千里!
鸠摩智还记得当时悬崖上呼啸的北风中,少年萧峰染血的衣袂猎猎作响,却始终咬着牙不肯低头。
如今那个狼狈逃窜的身影,竟与传闻中一掌震碎葵花老祖的辽国皇帝渐渐重叠。
鸠摩智轻抚腕间的金刚杵形银镯,喉间发出一声雄浑的长笑:
\"好个萧峰!火焰刀下的漏网之鱼,竟修得如此造化!\"
廊下的青石砖沁着寒意,鸠摩智却周身散发着灼热气息。
他运起小无相功,掌心腾起淡金色气芒,转瞬又消散无形。
作为逍遥派绝顶宗师李秋水曾经的面首,他深知这世间奇功的威力,更明白葵花老祖的覆灭意味着什么——
这么强大的老怪物竟被萧峰徒手诛杀。
现在自己单打独斗绝对不是萧峰的对手。
远处庭院里,慕容复指尖凝着参合指的青芒,将三丈外的太湖石击出蛛网般的裂纹。
石屑纷飞间,慕容博抚须含笑的身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
鸠摩智喉间发出一声冷哼,鎏金锡杖重重杵在地上,杖头镶嵌的红宝石映出他眼底翻涌的孤傲与不屑。
密宗传承的火焰刀心法在经脉中暗涌,掌心腾起的淡金色气芒将雨丝瞬间蒸成白雾。
\"不过是家传伎俩。\"
他嗤笑一声,想起自己在大雪山闭关时,仅凭龙象般若功第七层,便能徒手劈开千年寒冰,这些中原武学在他眼中,终究是落了下乘。
雨势渐急,打湿了他肩头的金线僧袍。
鸠摩智望着慕容父子相视而笑的模样,忽然感到一阵烦躁。
七年前那场追杀,不过是慕容博巧言令色,用\"契丹威胁中原\"的说辞将他卷入纷争。
如今萧峰已成辽国皇帝,自己却困在这江南庭院,沦为复国棋子。
\"大雪山的曼陀罗坛城...\"
他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藏经阁里那卷残缺的《易筋经》手抄本,以及用西域秘银匣珍藏的七十二绝技图谱。
那里有能与龙象般若功相互印证的密宗绝学,若潜心闭关,突破第八层指日可待。
萧峰就算掌震乾坤,又怎会为了旧日恩怨,跋涉万里踏足雪域佛国?
锡杖上的铜铃突然发出尖锐嗡鸣,鸠摩智猛地握紧杖柄。
慕容父子的笑声穿透雨幕传来,带着令人厌恶的算计。
他恨透了这种被人利用的感觉,更恨自己当年轻信了慕容博的花言巧语。
指尖火焰刀气吞吐,将廊下悬挂的灯笼瞬间点燃,火光映红了他阴鸷的面容。
\"明日便辞行。\"他低声说道,目光扫过慕容复继续演练参合指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等我修成龙象般若第九层,这天下...终究是我鸠摩智的道场。\"
可转念一想,吐蕃虽远,却难挡中原武林的暗潮;
自己若与慕容父子联手,火焰刀、斗转星移与参合指三绝合一,就算萧峰亲至,也未必讨得了好。
更重要的是,他渴望与当世强者一较高下,若能在联手诛杀萧峰时,借机窥探斗转星移的奥秘...
夜色渐浓,鸠摩智盘坐在客房的蒲团上,周身笼罩着金色佛光。
窗外的雨打芭蕉声里,他反复推演着武学招式。
去吐蕃,是避其锋芒的稳妥之策;留姑苏,是问鼎武林的豪赌。
烛火摇曳间,他忽然想起大雪山深处那座神秘的曼陀罗坛城,若是能借萧峰之血完成密宗禁术...
想到此处,鸠摩智猛然睁开眼,眼中精芒大盛:
\"贫僧这便与慕容兄商议布局,这江湖恩怨,终究要以武止戈!\"
雨势渐大,鸠摩智抓起身旁的鎏金锡杖,杖头镶嵌的红宝石在暮色中如血般妖冶。
正好这时,慕容博的脚步声从回廊尽头传来,鸠摩智望着这位老友布满算计的脸,突然放声大笑:
\"慕容兄可知,这萧峰击杀葵花老祖之后,一定会身受重伤,正是我等扬名立万的机缘!\"
说罢鸠摩智掌心火焰刀气吞吐,竟将廊下石灯笼熔出半寸深的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