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天下第一高手:辽帝萧峰!七(第2页)

 

萧远山在心底反复咀嚼这句话,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自己儿子萧峰不仅武功盖世,更有着过人的谋略与威望,届时是否攻宋、何时反制,全凭他自己做主。

 

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

 

但萧远山越想越觉得后背发凉。

 

慕容龙城抛出的诱饵太过诱人,简直像精心编织的陷阱,每一个细节都透着算计。

 

这位老狐狸平日里藏在少林寺扫地,举手投足间却暗藏玄机。

 

连萧远山这样在江湖摸爬滚打半生的人,都摸不透他的深浅。

 

只知道这个不起眼的老和尚深不可测!

 

萧远山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慕容龙城身后那排摆满兵书的檀木书架,又瞥见墙角寒光凛冽的刀剑。

 

记忆突然闪回数年前的雨夜,他亲眼目睹慕容龙城仅凭一根树枝,便将十八名顶尖高手的围攻化解于无形。

 

此刻对方笑意盈盈的模样,反倒让他想起毒蛇吐信前的蛰伏。

 

“这慕容老狗当真会这么轻易放人?

 

这匕首难道没有机关?

 

若是我假意应承,他会不会暗中设下杀招?”

 

无数疑问在萧远山脑海中翻涌,冷汗顺着他脊梁骨往下淌,浸透了粗布衣衫。

 

慕容龙城端起茶盏轻抿,目光却始终黏在萧远山紧绷的下颌线上。

 

他注意到对方转动眼珠时眼底的算计,也瞧见那双青筋暴起的手无意识地攥紧又松开。

 

慕容龙城老谋深算的嘴角微微上扬,却及时将笑意敛进眼底,反而装出一副诚恳的模样,轻轻敲击着案几上的匕首:

 

“萧兄不必急着答复,咱们有的是时间。”

 

实则慕容龙城的心脏正剧烈跳动,指尖都因兴奋微微发颤——

 

因为只要萧远山点头,慕容家筹划百年的复国大计,便跨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慕容龙城垂眸望着案几上插着的匕首,刀身倒映出他眼底翻涌的炽烈光芒。

 

烛火在他深褐色的瞳孔里跳跃,恍惚间,仿佛看到千军万马踏破大宋城门,慕容家的玄色龙旗在汴梁城头猎猎作响。

 

慕容龙城心中,全是慕容氏历经七百年仍未熄灭的复国执念。

 

\"五国分宋...\"

 

慕容龙城在心底反复咀嚼这四个字,喉头泛起铁锈般的腥甜。

 

自先祖慕容皝建立前燕以来,每一代族人都在为复国大业殚精竭虑。

 

可五代十国的风云变幻,终究让燕国覆灭在历史长河中。

 

但慕容龙城从未放弃,他钻研百家兵法,苦习各派武学,将毕生心血化作胸中丘壑。

 

此刻天赐良机摆在眼前,若能联合大辽、吐蕃、西夏、大理,宋军再强也难以抵挡五面夹击。

 

当慕容龙城说出\"尽当取之于南朝\"时,他眼前浮现出的是江南烟雨里的富庶城池;

 

是汴梁城中堆积如山的金银绸缎;

 

是燕云十六州广袤无垠的沃土。

 

这些本该属于慕容氏的荣耀,如今却被大宋占去。

 

只要萧远山点头,大辽铁骑南下之时,便是慕容家揭竿而起之日。

 

到那时,慕容龙城要重现先祖的辉煌,让慕容氏的龙椅再次坐落于金陵宫阙。

 

\"用我这条老命换我慕容家的万世基业...\"

 

慕容龙城望着自己布满老茧的双手,掌心的纹路如同蜿蜒的山河。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年事已高,慕容博和慕容复虽有才华,却终究少了些魄力。

 

但只要能在有生之年为复国铺好路,就算被萧远山的匕首刺穿胸膛,自己也能含笑九泉。

 

毕竟在慕容龙城心中,个人生死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唯有复国大业,才是永恒的执念!

 

他瞥向萧远山紧绷的侧脸,心中暗自盘算:

 

\"只要你肯合作,待宋室覆灭,大辽与三国定会因分赃不均起内讧。

 

那时我慕容家坐拥江南富庶之地,养精蓄锐,何愁不能逐个击破?\"

 

想到此处,慕容龙城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仿佛已经握住了那枚象征皇权的玉玺。

 

……

 

萧远山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粗糙的手掌在膝盖上反复摩挲,指腹的老茧与粗布裤料摩擦出沙沙声响。

 

烛火明明灭灭,在萧远山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映得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愈发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