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大宋的将相和(第3页)

嘴里喃喃自语:“发展教育.......开民智,让百姓懂得家国情怀.......让参军报国成为荣耀,让百姓监督官府.......政治清明.......富民再强军.......”

这些理念,如同一道道闪电,在陆秀夫脑海里炸响。

“王爷的意思是,想要强国强军,当兴办教育,藏富于民?”

李星辰笑道:“正是如此。兴办教育,开启明智。让大宋的每一个百姓,都懂得有国才有家的道理。让百姓有文化,懂得家国大义,此乃第一重要的事情。”

“百姓知道为什么而活,也懂得谁可以保护他们。那么,就可监督官府,可监督军队,可让不法之徒不敢嚣张,可让奸佞之辈无处遁形。如此,哪个地方官吏贪赃枉法,哪个骄兵悍将想要格局,百姓们第一个就不答应。”

陆秀夫陷入沉思。

“只要家国情怀深入人心,人人知道为什么而活,人人皆可监督官府和军队,如此一来.........等等,老夫悟了.......这就是王爷广开学校的原因。”

李星辰笑道:“正是如此。如今,我的军队里,最基层的军官都是军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不仅仅有文化,懂得家国大义,懂得打仗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懂得打仗是为了保卫国家,拯救苍生。如此一来,这些军官冲锋陷阵,比士兵还猛。”

“且,军官有了文化,就可以教育士兵。如今,我的军队就是一所大的学院。士兵们一旦进入军队,就开始学习文化。我军中,如今基本上没有文盲。人人识字,个个懂兵法,懂战术。懂得家国大义。如此一来,人人悍不畏死,奋勇杀敌。”

陆秀夫听了,目瞪口呆。

这正常吗?

让整个军队的士兵,人人都能懂兵法,懂战术。

而且基层军官都是军校毕业生,个个有文化。

而且,陆秀夫也参观过李星辰的军校,那里的军校生,每一个都生龙活虎,且知识渊博。不仅懂得天文地理,还博古通今。

能从原始社会讲到汉唐强盛,还能从兵法上讲解李牧以步兵歼灭匈奴骑兵的战术。出征能打胜仗,下乡能够帮手把手教老农如何更好地种田。

太可怕了,如果一支军队的军官都能如此,那还有什么人可以指挥他们造反?

别说造反了,如果高级将领胆敢对朝廷,对国家不忠诚,那么这些军官就敢把他给砍了。

“军队必须有文化,百姓必须开民智。好,老夫受教了。”

陆秀夫回去之后,立刻把自己的子侄、学生,以及一些年轻的官员,都送到李星辰的军校学习。

这让朝中大臣们都开始疑惑。

“丞相大人这是何意?”

“令人不懂,为何把自己的学生都送去军校,难道都要当兵?”

就在众人不解的时候,又传来消息,张世杰的家人也把子侄和学生都送进李星辰的军校学习。

这一下,更是让朝中大臣们摸不着头脑。

到那时,既然两个丞相都这么做,肯定有其中的道理。

虽然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是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效仿,纷纷把自己宗族中的年轻人送入军校学习。

消息传到了悠悠公主的耳中,她也觉得奇怪。

于是把李星辰又叫了过去。

“朝中文臣武将,纷纷把自己的子侄和学生都送到你的军校,这是什么原因?”

李星辰笑道:“我只是主导了一场将相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