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半渡而击?笑话(第2页)

 于是让他尽快解决济南之后,可以渡河试探性进攻。

 在给王二虎的信中,李星辰强调:“新招募的士兵,可能没有什么战斗力。如果情况不利,可退回黄河以南休整。”

 可是情况出乎李星辰的意料。

 王二虎下令对济南发动总攻之后,遮天蔽日的炮弹砸了一轮之后,济南的守将,身上背着荆条,手捧印绶,出城投降。

 如此一来,下一步就是过河了。

 为了策应王二虎渡河,李星辰下令从江南调集了所有能用的热气球,紧急调往济南。,墈`书,君/ !首¨发*

 热气球的运用,就像是天上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周围的敌情,以免渡河的时候,被敌人伏击。

 此外,为了激励士气,悠悠公主带领后续部队,也从扬州移驻徐州,确保后续的粮道安全。

 此时,大都内,元廷已经人心惶惶。

 自从富察皇后去世,真金太子也因为奏章事件,惶恐不安地去世之后,忽必烈对生活失去了信仰。

 此时已经76岁高龄了,整天喝的醉醺醺,也不管朝政了。

 如今,大宋的军队即将渡过黄河,准备一路平推的时候,忽必烈更是一点儿都不着急。

 只是下令册封真金太子的第三个儿子铁穆耳当太子,让他带兵前去迎敌。

 朝廷上大臣们更是一片哗然,都觉得忽必烈老年昏聩,昏招频出。

 此时,元廷能打的将领,都在各地驻扎,能用的不多。

 不得已,玉昔帖木儿还得亲自上阵。

 连年的征战,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强壮都被抽调得差不多了,不得已只能从喀尔喀草原、中都草原和辽东草原紧急调兵。

 短时间内,再一次组建了一支二十万人的骑兵,准备南下黄河防线,与王二虎决一死战。这已经是元廷能拼凑的最后一点儿机动力量了。

 而且,此次出征的还是新册封的太子爷。

 如果打了败仗,那肯定是谁都接受不了的。

 为此,从大都出来,河北各地的州郡府衙,不得不尽可能地保证这二十万人马的供应。

 !为此,当王二虎听到斥候来报,说元廷派出铁穆耳太子带兵前来决战的时候,不由得感慨起来。

 “此战若胜利,那可以一路平推到大都城下。恢复汉唐盛世。若不利,我等愧对朝廷,愧对王爷。愧对为此付出十多年努力的千千万万大宋百姓。”

 回想起崖山海战,到此时已经11年了。

 这是一年来,从清溪城到崖山,再到琼州,接着是占城、暹罗、蒲甘,再到广州、邕州、泉州、临安、扬州,接着是山东、河南,此时是济南和黄河。

 一路走来,王二虎也从一个木匠,到了一个统兵几十万的大将军。

 白衣从美洲回来,历经海洋的劫难,此时也显老了不少。

 “二虎将军,小型舰队从运河过来了,而且必须趁着敌人的骑兵大部队未到,我先带兵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