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民心向背的问题

 完泽带着郭守敬准备回大都的时候,李星辰派徐参谋拦住了他。¢幻`想¢姬? ¨追\嶵¢鑫?璋?劫?

 然后在西门,李星辰和郭守敬再聊了一次。

 “郭大人,如今大元朝廷已经日落西山。大都也迟早陷落。我现在允许百姓们携带财物撤离大都,郭大人可以携带家眷,尽早撤离。否则,过段时间,我们发动总攻,玉石俱焚。不值得。”

 郭守敬叹息道:“伯颜曾经屠戮常州,我深表痛心。我在朝廷上,极力劝阻将领们要善待百姓。如今想起来,常常心中有愧。现在,王爷允许大都百姓安全离开大都,确实是仁善之举。我身为大元的官员,理应坚守岗位,不会撤退的。”

 李星辰叹息道:“天下大势,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元已经日落西山,无力统治中原大地了。郭大人知道为何?”

 “为何?”

 “汉化不完全。当年拓跋鲜卑为了入主中原,从平城迁都洛阳。全族上下说汉话,取汉姓,与汉人通婚。如此,北魏方能立足于中原。如今,蒙人崛起于草原,却迟迟无法融入汉家文化圈内。高层虽然懂汉化,学汉家经典,只是中下层还无法与汉人融合。”

 郭守敬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不愿意说破。

 毕竟,不远处,完泽还骑在马上,望着这边。

 李星辰笑道:“郭大人饱读诗书,自然知道,古往今来,少数民族想要占据中原,唯一的办法就是融入主体民族。/鸿\特~小\说^王′ ~首,发_而且,蒙人的继承制度非常混乱,无法和汉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相比。只要如今的元廷皇帝一死,各种王子皇孙争皇位,厮杀必然惨烈。那元廷就会混乱几十年。”

 郭守敬叹息:“这不是我所能讨论的。”

 “郭大人是天下的奇才,精通天文地理和各种学问。未来,我们会成立各种大学,我希望郭大人能够来当祭酒。”

 郭守敬吓得不敢说话。

 “请王爷见谅。这事情,恕难从命。我忠于大元。”

 李星辰叹息道:“当初谢太后带领恭帝投降,如今谢太后已薨,恭帝也出家为僧,听闻在青海雪域修行。每次想到这里,我总是痛心疾首。当初,伯颜带兵到临安城下,逼迫大宋朝廷投降的情形,总是不时扎痛我的内心。但是,现在,我需要郭大人回去,转告大元的皇帝,我的心情。别的郭大人不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