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大都出来的难民(第2页)

 

 “感觉到又活了过来。”
 

 “再困下去,估计要人相食了。”
 

 “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草都吃光了。”
 

 “这今天都是喝井水熬过来的。”
 

 饥民一边哭诉,一边庆幸脱离了大都。
 

 但是肚子依旧饥饿。¨c?n_x.i!u?b¨a¢o+.\n¨e!t.
 

 李星辰也考虑到了这点,于是在大都东边,一直到通州,都安置了一些粥棚。
 

 目的是引导这些难民到通州去。
 

 此时,通州城成为难民的中转站。
 

 之前,李星辰已经在通州城内,设置了难民安置区。
 

 安置区有商铺,有临时住所。
 

 这里有粮食可买、有食物可吃,有劳动机会。
 

 士兵们按照李星辰的命令,不断地敲锣打鼓,不断地宣传李星辰的政策。
 

 “从这里往东,一路到通州城里,什么都有。有钱的人可以买东西吃。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到。鸡鸭鱼肉,大米饭、面饼都有。”
 

 “没有钱的,可以干活换取食物。如今,通州城缺人干活。”“想要长久的活计,就到天津卫去。那里有每月二两到三两银子的活计。”
 

 “不论男女,只要身体健康,能干活。包吃住,每月的还有三两的工钱。”
 

 毕竟,此时的天津卫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修建城墙和工厂。此外,商铺也需要有人来经营。如此一来,从大都出来的人,无论贫富,都可以去天津卫找到自己的出路。
 

 刚开始,这些从大都出来的人,都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
 

 但是,沿途的见闻,让这些大都出来的难民选择了相信。
 

 很多人在通州稍微歇息之后,就奔着天津卫而去。
 

 一切都井然有序。
 

 很快,大都的百姓已经疏散了一半以上。
 

 此时城内的元军开始想到了一个问题。
 

 百姓们都跑了,仅仅依靠四十万守军,真的能守住大都?
 

 不少元廷的官员开始争论起来。
 

 一些人主张留下百姓当挡箭牌。
 

 一些人希望城内的百姓都离开大都,减少城内的粮食消耗。
 

 可是,如今城内已经没有多少粮食储备了。
 

 “勤王的军队至今不见踪影,城内的百姓却因为饥饿不断地逃亡。如此下去,如何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