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那些枝蔓(三)(第2页)

土地沉默片刻后,呢喃道:“虽说不是我们该说的,但我们私下讨论,也觉得陛下一统瀛洲,有个武字是最好。”

刘暮舟点了点头:“那就有个武字。”

说罢,刘暮舟一边往嘴里灌着酒,一边往街上走去。

贩夫走卒之叫卖声,好一番人间烟火。

走到一处小摊儿,见吆喝着卖豆腐脑儿,刘暮舟便凑过去问道:“咸口甜口?”

摊主一听,不知怎的嘴角抽搐起来:“那当然要吃咸的!”

刘暮舟一乐:“别这么大反应,我只是问问,我都行的。来一碗吧,尝尝。”

哪承想摊主板着脸,沉声道:“不行,你必须得说你爱吃咸口,否则不卖!”

这次刘暮舟不是假笑,是真被逗乐了。有生意做还不成,还挑啊?

不过刘暮舟还是说了句:“好,我爱吃咸口,来一碗。”

摊主撇了撇嘴,“这还差不多!不是我说你,你见过吃西瓜蘸辣椒面的吗?”

刘暮舟点头道:“见过。”

那摊主又是脸皮抽搐,沉默了好久,这才说了句:“好吧。”

事实上刘暮舟猜得到他想说什么,换成以前真就顺着说了。但现在不知怎的,总觉得能少说几个不必要的字,就少说几个。

不一会儿的工夫,豆腐脑便吃完了。刘暮舟放下一粒小拇指指甲盖大的银子,刚要走,却听见城中一阵鼓声传来。

刘暮舟一脸疑惑,这也没到黄昏,敲鼓作甚?

但下一刻,许多商铺、巷口都冲出来许多孩童与少年,大的十五六,小的七八岁。

街道上的人群也好像习惯了这场景,自觉退到了两侧。那些孩子很快自觉排列了起来,几里长的主街,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刘暮舟一脸疑惑:“这是作甚?”

方才那摊主见状一乐:“练武啊!”

下一刻,又一道鼓声传来,街上孩子齐起‘哈’了一声,整整齐齐打起了拳。

只一个起势刘暮舟就认出来了,这是观天武阁的基础拳法,也是自己所的那上写学自八九老人的拳法。

此时那摊主一脸骄傲:“我们城主可是观天院出来的,此时午后,他定下适龄孩子每日饭前要演练拳法的规矩。从七年前到现在,城主送了不下百人去观天院。两年前悬剑司大掌剑路过此地,还专门夸过我们城主呢。”

刘暮舟笑了笑,没说话。

等摊主反应过来的时候,刘暮舟已经不见了。

此刻他就站在城主府城楼之上,在个身着黑衣,手持鼓槌且腰悬截天教三等执事腰牌的青年人身后站着。

这个三道归元气的年轻人当然不可能发现刘暮舟,除非他转头看见。

刘暮舟留给青瑶的‘锦囊’中些了,待教内弟子多了以后,就要分品阶了。弟子分九等,一等为上。弟子之上为执事,分三等,一等为上。执事之上便是供奉了,分九等,一等为上。

这年轻人能做到三等执事,应该是做了不少好事儿了。

刘暮舟又往城下看了一眼,他看到的是一片燎原之火!

足足过去一刻,鼓声才算停下。

敲鼓的青年笑了笑,才转身,便见刘暮舟一袭灰色长衫,腰间悬挂一把无鞘古剑,正笑着看向他。

青年微微一愣,可再一看刘暮舟,突然想到了什么,一下子嘴唇发颤,结巴了起来。

“教……教……”

刘暮舟一乐:“你才三十岁,应该是第一批弟子吧?当年开院,第一批弟子大多都见过我的,何必这么紧张?”

那青年一脸激动神色,颤抖着手臂,重重抱拳:“属下……不!弟子韩至,见过教主!”

刘暮舟虚抬手臂,混沌之气便将韩至搀扶住了。

“不必多礼,我路过此地而已,正好瞧见这一幕。韩至,你做得真好!”

韩至之所以改口,或许是因为刘暮舟兼着观天院山长,所以韩至要以弟子自居。

韩至却再次抱拳:“弟子绝不敢忘,观天弟子以澄清天下为己任。”

刘暮舟笑着取出一壶酒,“出来的匆忙,没带什么东西,送你一壶酒,日后若能到渡龙山来,我给你补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