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您这账算得精!(第2页)

"爸……"刘光福声音发颤,"我们不该跟您犟嘴。"

"时代变了。"刘海中突然开口,惊得满桌人筷子都停在半空,"可道理没变。当爹的怕儿子走歪路,当儿子的想闯天下。"他指指桌上的菜,"就像这桌席面,有老传统也有新花样,才能吃得舒坦。"

刘光福兄弟"扑通"跪在地上。刘海中把半块甜粽塞给刘光福,半块咸粽塞给刘光天:"甜咸都尝尝,就知道过日子是怎么回事了。"

"疯话!"当时三大爷捧着搪瓷缸子直摇头,"全北京装电话的才多少户?这劳什子移动通讯,都是给港商准备的。"

可此刻刘光福看着何雨琮用竹签戳破漏气的粽子,糯米混着红枣流进搪瓷盆,突然福至心灵——这位总穿着的确良衬衫的"粽子大师",似乎总在不经意间漏出些不合时宜的"疯话"。

"小刘师傅!给看看这半导体。"贾张氏攥着个裂成两半的收音机挤进来,塑料壳上还沾着槐花,"何师傅说你们能修。"

"张奶奶,这元件得从鼓楼电子城淘。"刘光福翻开皱巴巴的账本,"您先搁这儿,我下午去趟西四。"

"别慌,当年我在华强北……"何雨琮突然刹住话头,转而指着报废的摩托罗拉,"这机器的主板,能拆出十二个晶体管、八个电容,还有块金子做的射频模块。"

"何师傅,您……到底想让我们兄弟干啥?"刘光齐放下烙铁,工作服肘部磨出的破洞露出发红的皮肤。

何雨琮用竹签挑起块枣泥粽递过去:"知道为什么你们修三年电器,不如我支三个月粽子摊?"见兄弟俩摇头,他忽然指着门外:"看见那辆二八大杠没有?去年这时候,全胡同只有阎埠贵家有自行车。现在呢?"
 

刘光福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槐树荫下挨着三辆凤凰牌,两辆永久。上个月何雨琮带着院里下岗女工搞"粽子合作社",现在连三大爷都开始蹬着三轮车给早市送货。

"时代变了。"何雨琮掰开粽子,金丝小枣裹着油润的糯米,"再过五年,你们修的大哥大、bp机都会变成古董。但要是现在动手……"他指尖沾着白糖在报纸勾画,"把射频模块缩小,加上数字信号处理,用Lcd屏……"

刘光齐突然打翻搪瓷缸,凉水泼在"华伟通讯"的红头文件上。他顾不上去擦,颤抖着指向图纸:"这……这不是摩托罗拉实验室去年展示的gsm概念机吗?您怎么会有……"

"重点不是像,而是超越。"何雨琮撕下半张报纸,迅速画出集成电路布局,"用砷化镓替代硅基材料,信号接收能提升30%。把电池改成锂离子……"

"锂离子?"刘光福猛地站起来,竹椅在水泥地上划出刺耳声响,"那玩意儿还在实验室阶段!美国人都搞不定工业化生产!"

何雨琮突然起身,工作服带起一阵粽叶香。他走到蜂窝煤堆旁,抄起铁锹铲起半铲煤渣:"知道为什么选这里当实验室?"见兄弟俩茫然,他忽然将煤渣倒进搪瓷脸盆,"蜂窝煤厂留下的碳化硅粉末,提纯后能做半导体基材。"

刘光齐感觉后颈发烫,仿佛看见何雨琮第一次带着他们改造旧仓库时的场景。那时何雨琮指着堆满蛛网的厂房说:"这里离中关村只有六公里,离未来只有一步之遥。"

"我需要你们兄弟带十二个信得过的徒弟。"何雨琮将铁锹插进煤堆,铲起一片黑色银河,"三个月内,我要看到能放进口袋的移动电话。"

蝉鸣突然变得震耳欲聋。刘光福看着何雨琮沾着煤灰的袖口,那里别着支褪色的英雄钢笔——正是这支笔,上周在街道办签下了承包蜂窝煤厂的合同。他想起何雨琮当时对街道主任说的话:"这厂子别拆,留着炼硅。"

"哥,这太冒险了。"刘光齐扯住兄长的工作服,"港商开价二十万收购维修铺,有了这笔钱……"

等人走后,娄晓娥才发现自己指甲掐进了掌心:"这太危险了!要是……"

"没有危险的事轮不到我们。"何雨琮擦拭着示波器上的水珠,"1984年联想成立时,柳传志用20万启动资金租了传达室。现在我们连传达室都没有。"

刘光齐突然指着测试台惊呼:"信号强度突然提升到85分贝!"众人围上去,看见用铝饭盒改装的简易天线正在接收模拟信号,自制滤波器将杂音滤出规则的正弦波。

"成了!"刘光福的吼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何雨琮却盯着示波器上的波纹皱眉:"衰减太快,需要更稳定的基材。"

娄晓娥突然插嘴:"轧钢厂有批报废的锗二极管……"

"锗?"何雨琮眼睛骤亮,"弄一公斤来!"

三天后,当刘光福用锗材料重制射频模块时,何雨琮正带着全院老少在早市卖"科技粽子"——用糯米包裹着科普小册子的创新产品,连三大爷都戴着"电子专家"红袖章帮忙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