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娄氏集团港城现金王
麦里斯说道:“boss,从1964年中华电力跟港府签订收个《管制》开始,协议规定每年最高许可收益率是13.5%,要是他们的涨幅电费价格超过这个数,并且引起抗议。”
“那么港府就有权收回电力公司的特许经营,保护民生利益为主。”
何雨柱问道:“港府真的会管吗?”
麦里斯解释道:“boss,这个是民生的事情,港府不会就这么坐视不管看他们想提高价格就随便提高,他们想涨价电费,就只能是从《管制》出手。”
《管制》里面包括了三项,第一是基础电费,营运成本和燃料调整费,公司净利润。
第二是准许利润,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总额的13.5%,最高是15%。
第三是发展基金,用于电力公司对外扩展发展。
这几项都是港府跟电力公司资本家互相妥协结果。
要是按照这些的话,电力公司想要涨价就必须要只会港府,获得港府同意批准。
但港府是不希望电费涨价,所以一直让港灯和中华电力互相制衡。
“洛兰士嘉道理是铁了心要给中华电力用户涨价电费,他们不担心被港府问责,只要能够把港灯收购,港城电力市场就是他们说了算。”
“到时候就算是港府问责,他们也有谈判资本,先斩后奏,生米煮成熟饭。”何雨柱说道。
他是真的佩服洛兰士嘉道理经商手段,这样的话不但能提高了电话,还能够收购竞争对手。
要是何雨柱是他,也会选择这么做,这也是最好获得更多利益办法。
“所以,我们必须要阻止嘉道理收购港灯。”麦里斯说道。
“垄断就是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是我们把港灯和中华电力都控制在手里,那是不是代表我们想怎么样,也可以怎么样?”何雨柱问道。
麦里思叹气道:“boss,你这样,用你们龙国人的话来说叫做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了,港灯您现在都没有吃到碗里,您又惦记中华电力,这不是明智选择。”
“morris,我这不是想着我们收购中华电力,也就是垄断港城电力以后,可以顺理成章给用户们涨价电费吗?”
“不想给用户们涨价的资本家,不是好的资本家。”何雨柱笑道。
麦里斯没心情跟何雨柱说笑,“boss,我们先不说资本家涨价事情,现在嘉道理家族已经有所行动了,我们必须要同样尽快行动起来。”
“好,那你去个尹志田说一下,让他把港灯股东都召集起来,只要有愿意签订港灯股份转让协议可以马上从汇丰银行提取现金,娄氏集团对港灯估值为10亿港元,可以马上兑付。”
“嘉道理家族那边我会让人盯着,他们提高了电价,我会让人马上就动手。”何雨柱说道,目光看着外面波澜壮阔的维多利亚港。
这里的两侧都是各家知名大公司和各种奢华的商业酒店。
在那些足够奢华的让人眼前一亮的酒店,背后都有一个实力极其熊虎财团在支撑。
………
从娄氏集团离开后,麦里斯立刻驱车前往港灯,还带着几位娄氏集团的律师财务,在来的路上就让尹志田通知港灯股东们,商议收购股份事情。
尹志田当即马上就去办,相比较于嘉道理家族,他肯定是更偏向华人娄氏集团。
对方给自己开除了丰厚条件,许诺自己可以成为港灯职业经理人,继续担任董事长。
“今天只要是签订了股权转让的所有股东们都可以拿着支票去汇丰银行立刻兑付现金。”麦里斯说道。
看着对方今天这么大阵仗,尹志田知道,对方这也是铁了心要收购港灯、
但跟着娄氏是自己最好选择,要是嘉道理家族掌控港灯,他们这些老人都只有被扫地出门份儿。
“你过来时候,已经是通知他们了,稍微等会儿,他们就过来了。”尹志田说道。
半个多小时后,港灯股东们就都到来了,还有公司里所有高管们。
“尹生,不知道是哪家资本巨头想要出资收购我们股份,给出条件怎么样?”其中一位股东开口道。
“各位,你们都知道,中华电力跟港灯是多年竞争对手,洛兰士嘉道理以前就一直想要收购港灯垄断市场。”
“这次如果你们把手里股份卖给他,那就是让他得意了,以后他真的垄断港城电力市场,还不知道要赚多少钱,各位真的愿意看他小人得志吗?”
“而且他是个精明犹太商人,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压价,不要说10亿港元了,到时候5亿港元,甚至是3亿港元都有可能,就是不可能是按照我们现在市值。”
“你们好好想想他是个能吃亏的人吗?”尹志田说道。
“要真是这样的话,我宁可把股份砸着在手里都不会卖给他。”
“就是,他自己赚了那么多钱,还想着压价我们。”
“未来真的让他垄断了港城电力市场,确实是很赚钱,不能就这么便宜他。”
“必须要狠狠从他身上捞一笔。”
“我是不会把股份卖给他,到时候让他天天数钱数到手抽筋,扑街这个老小子。”
“……”
港灯股东们听到尹志田的话,对洛兰士嘉道理印象瞬间就不好了。
明明拿下港灯市场后,他们不知道会多赚钱,居然在收购股份的时候还好意思压价?
“各位,好久不见了。”麦里斯这时候从外面走进来,跟港灯股东们打招呼。
“我今天委托尹生把各位找来,就是代表娄氏集团收购各位手里的港灯股份,律师和财务我都带来了,娄氏集团对港灯估值10个亿,只要各位愿意可以马上签字拿钱。”
“你们手里支票可以随时在汇丰银行兑付。”麦里斯直接道。
此话一出口,众人都大吃一惊,他们没想到,娄氏集团现在真的要收购港灯。
跟嘉道理家族这种外资比起来,娄氏集团就显得少了些优势。
不过,多一家资本来竞争收购他们的股份总是好的,这样就可以保证他们手里股份卖高价。
尹志田继续道:“各位,morris已经代表娄氏集团承诺我们,只要把股份卖给他们,可以继续保留我们在公司职位,按照现在港灯估值7亿港元收购。”
“股东们拿钱后,仍旧保留职位,不需要背负港灯债务和高额运营成本。”
港灯现在不能够提升电价,但是发电原料成本却大涨,这就导致了入不敷出,也是股东们想要抛售港灯原因,就是想保住自己现金流。
“我们还是要考虑一下,娄氏集团到底是华资。”
“华资怎么了,但是他们给出的条件很好。”
“……”
股东们都在犹豫着,说什么华资外资,其实还不是想把自己手里的股票卖出个好价格。
以前港灯赚钱的时候他们跟着分红,现在亏钱了,一个个都觉得这个是烫手山芋,想要甩出去。
尹志田又说道:“各位可以想一下,如果嘉道理家族入驻港灯的话,他们肯定会换上自己人来替代你们职位,你们又要怎么办?”
这下,更多股东们动摇了,他们当然希望自己抛售股份后还能留在港灯上班领薪水。
嘉道理家族却不会让他们这么做。
而且还在疯狂压价他们股份价格。
现在股东们分成了三派,中间股东准备继续看看那边出价高,还有一部分是坚决不肯出售股份给华资。
剩下的一些人又在考虑要不要出售股份。
这些在考虑的人都被尹志田当做重点对象来劝说。
“morris,我手里拿2.2%股份卖给你们吧。”
“我手里那个1.3%股份也转给你了。”
“……”
还是有一些人被说服了,纷纷签字转让自己手里股份,直接拿钱扔出去这个烫手山芋,港灯债务和高额运营成本就跟自己没有关系了。
“你们都做出明智选择,嘉道理家族是不会给你们太多价格,甚至不能保证你们以后职位。”麦里斯说道,心里也在感叹自己选对了老板,有足够现金流。
在这里,收到了10%股份,让娄氏集团股份达到20%。
麦里斯直接开了董事会,任命尹志田担任公司总经理。
“港灯以后的各层人事任命,交由尹志田先生处理,港灯新任董事局重组成员,不包括嘉道理家族。”麦里斯宣布道。
谁让嘉道理家族股份更少一些,麦里斯足以把他排除在董事局之外。
能不能让他们进董事局,要看麦里斯和何雨柱心情。
其他股东们更是喜闻乐见,恨不得嘉道理家族跟娄氏集团闹得越厉害越好,反正能够从中间得到好处的是他们。
………
中华电力总部。
这里是一座钟楼独特外形建筑风格,内部设计得颇具匠心独特,规模不是很大,却掌控着九龙和新界等地电力市场。
洛兰士嘉道理来到公司以后,就听说娄氏集团跟港灯股东收购股份事情,比他们又领先10%,而且还开了董事局会议,把他们中华电力拒之门外,董事局成员没有他们。
这可把他给气坏了,当即就让人召开股东董事大会。
“各位,刚才我受到消息,娄氏集团持股港灯股份已经到20%,他们还会继续在市场上收购,现在港灯还有一些股东们没抛售股票,也是在等着高价卖出。”
“我们现在只有港灯10%股份,比起娄氏集团还是差了些,无法进入港灯董事会,这次,娄氏集团重组董事会,就把我们排除在外……”洛兰士嘉道理越说越气。
这是直接跟他们撕破脸了,连表面功夫都不做。
中华电力持股也不少,凭什么不让他们进入董事会?
就因为娄氏集团持股更多?
洛兰士嘉道理本来觉得自己是外资,比娄氏集团更有优势,那里想过会被对方给压制住自己。
中华电力其他董事股东们心里自然是不服气,他们也想要收购港灯,这样就可以完成对港城电力市场垄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想到,娄氏集团又杀了出来,这肯定是跟他们过不去。
“洛兰士先生,我认为,现在我们也必须尽快增持港灯股份,不然很容易收到他们打压。”
“对,我们一定要比他们更加领先占据超过51%股份。”
“……”
董事股东们都纷纷团结一致,无比激昂道。
如今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个能够垄断港城电力好机会。
难得港灯现在虎落平阳,他们还不趁这个机会收服这个老对手?
迈可嘉道理说道:“各位董事股东们,以中华电力现在现金流水储备来说,我们如果要收购港灯就要抽调现金,现在全球能源危机,石油等发电原材料价格上涨。”
“如果把资金都拿去收购港灯,那我们要怎么购买原材料给用户发电?”
“娄氏集团是出了名的港城现金王,他们旗下有充足资金,就说他们的饮料畅销东南亚等地方,甚至在倭国和南棒,都有销售渠道,光是红码饮料就不知道能带来多少现金。”
“加上他们的其他业务,以及娄氏集团掌门人娄半城多年来投资非常谨慎,几乎没亏本经营生意过,所以他们资金肯定比我们充足。”
“要是双方在发生恶意竞价收购,我们资金比不上对方,又要怎么办?”
资本市场就是这样,谁的资金多谁就说了算,大鱼吃小鱼,在收购的时候,现金流就是彼此的粮草武器,就是看谁能坚持最长久,谁就是最后胜利者。
娄氏集团自己就有很强大的现金流,加上集团所有业务这些年都是保持盈利,娄半城做投资很谨慎,宁可少赚也不亏。
现在娄氏集团在何雨柱主导下,更是如虎添翼,相比较与之前的中药,药酒,饮料这些还多了个青州英泥。
港城现在正是大建设发展时期,到处都需要用到河沙,也只有他这里最便宜。
大家不去他那里买,还能去谁那里买?
只要港灯需要建造房子,就从青州英泥购买河沙,这又是一笔收入。
更不用说其他的现金流产业了。
可以说除了汇丰银行跟怡合洋行,娄氏集团在港城资本已经没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