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不负朕愿(第3页)

 刘彻听了点了点头。

 “其二,春闱的形式太过单一,只有论辩恐怕没法全面考校学子的学识。臣建议初试、入围试为笔试,题目可设置背诵经典题、答辩题两种形式。所谓言为心声,笔试的考核既不违背论辩的主旨,又能考校书写、逻辑、识记等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刘彻听了又点了点头。

 “其三,既然有春闱,当然可以设置秋闱。春闱考校文学学子,秋闱可考校武学学子。文武双全,方能给我大汉输送全面人才。”

 “好!”刘彻听了异常激动,满脸充满了喜悦。

 “朕基本同意你的这三点,你速速写个详细方案出来,明日早朝后由外朝进行商议。”

 “谢陛下!”

 “嗯!”刘彻喜滋滋地瞧着面前的霍光,若有所思起来,便柔声问到:“霍爱卿对难民之事可有良策?”

 刘彻对霍光充满了期待。

 霍光也曾研究过此难题,但解决措施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什么安抚百姓,什么给予恩惠之类的,但实施起来很有难度。这个难度的来源便是朝廷财政拮据,无法拿出大量的安抚资金出来。

 霍光奔向认怂,但他听属下丙吉说过,刘闳和江充倒下去了,却又惩治了他的曾孙刘病已,看似是不搭边界的惩罚,实际上是对刘病已的一种新期待。

 什么期待?自然是难民的解决良策。

 刘病已曾经解答出了持续多年的天子三问。

 恐怕刘病已被下放,实际上是陛下有意为之,好让他找出最佳方案。

 霍光顺坡爬驴,急忙回到:“陛下,此难题唯有一人可解答?”

 “哦?谁?”刘彻眼里放出了光芒。

 “刘病已!”霍光坚定地说到。

 “哦?为何?”

 “太学流传着他的许多经典言语,其中让微臣最为深刻的是两句话。”

 “哪两句?”

 “他说空谈误国,又说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

 “空谈……”刘彻细细咂摸着,突然叹一口气,“希望他不负朕之愿望。”

 “陛下圣明!”霍光不适时宜地拍马屁。

 “霍爱卿,朕交给你一项特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