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读书无用论(求收藏求订阅)(第2页)

 刘病已莞尔一笑,在陈遵的画作前站定,仔细观察,不觉间喊出一声:“妙!”

 那些走远的众人立马闻声回头,见刘病已这般,都如鸭子一般,伸长了脖颈朝这边看来。

 此时的陈遵正站在这画作一旁,怯生生的眼神里充满了对刘病已的感激。

 众人来到跟前,见着那幅画,其实就是一棵宽大树冠的松树,松树下一块石头上,一名童子托着腮帮子打着瞌睡,半截竹简搭在腿上,另半截竹简耷拉在地上。

 这是一幅写意画作。

 “病已小友,这幅画作妙在何处呢?”有人问到。

 “众位兄长请看,这幅画的深厚含义是什么呢?”

 “还有深厚含义?不就是写一个读书时偷懒的小屁孩吗!”

 哈哈……

 此时的陈遵闻言,脸臊得通红。

 “非也,非也!”刘病已摇着头说到。

 “有何深意,还请病已小友不吝赐教!”有人谦逊地问道。

 刘病已转头看了一下张敞和史游,见两人也十分期待自己能说些什么。

 “赐教不担当,鄙人说一下拙见吧。这幅画虽然画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情趣,一个小瞬间,但暗含深厚蕴意啊!敢问各位读书到底为何啊?”

 有人一听这话,立马来了谈兴:“一为陶冶性情,二为报效朝廷!” 刘病已知道自己下的套他们正走得很欢快,便摇着头说:“陶冶性情不假,要做与梅兰竹菊媲美的君子。报效朝廷也不假,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但试问当今天下,可有万千贫寒学子登堂入室的方便门径吗?”

 “这……”

 众人哑口无言。

 “好一个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史游听闻这句惊为天人的话,立马复述出来。

 张敞也觉得这说法甚妙,微微点头称赞。

 众书生此时互相看看,忽然就开始了对当今察举制举荐人才机制的猛烈抨击:

 “如今的学子举于市,需要的门径不外乎依傍世家,成为食客,还要有谏言,帮助主家化了危机,尚有出头之日。”

 “虽然朝廷奉行察举制,举贤达能不私谢,但官员们都是任人唯亲,哪有我等没有门路的学子出头之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