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张翰墨(第2页)

张翰墨那时候也是想着回国的,可是他的媳妇却极力反对,甚至以死相逼。张翰墨被弄得一点脾气也没有了。正好这时候妻子吴娟也怀了孩子,张翰墨也就妥协了,打消了回国的念头。为此,张鹤年一怒之下回了老家,誓言要和自己的儿子断绝父子关系,永不相见。

话虽这么说,儿子张翰墨还是会时常给自己打电话的。那些跨越千山万水的问候,总是能温暖张鹤年那颗牵挂的心。张翰墨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异国他乡的疏离,却也藏着对家的深深眷恋。后来,从电话中,张鹤年渐渐了解到,他们夫妻两人都是学金融管理专业的,因缘际会之下,被应国的一家大公司相中,随后便被派到了鹅国工作。

那时的鹅国,正值苏联解体后的动荡时期,叶利青当权,国家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那些所谓的寡头们,像一群饥饿的狼,疯狂地侵吞着国有资产,同时还与外资勾结,企图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外资企业如潮水般涌入鹅国,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机会。张翰墨和吴娟,就是这股洪流中的两叶小舟,漂泊不定,却也在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方向。

他们在鹅国的生活并不容易。作为小职员,他们的工资并不高,而卢布的贬值更是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再加上公司总部传来了准备撤资的消息,这无疑给他们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如果撤资真的发生,那他们夫妇俩将面临失业的困境。然而,张翰墨却有着华夏人特有的倔强和骨气。在他看来,与其被辞退,不如自己主动辞职,保留最后的一点尊严。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决定带着妻儿回到祖国,回到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张鹤年听到儿子的决定时,心中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儿子终于愿意回到祖国的怀抱;担忧的是,儿媳吴娟是否能够适应这里的生活。毕竟,她在国外生活了那么久,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然而,张翰墨的决心却异常坚定。他告诉吴娟,如果他们不能达成一致,那么他宁愿选择离婚,也要带着儿子回到祖国。吴娟看着丈夫那坚定的眼神,最终妥协了,但心中却充满了不甘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