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战神金钢来了

第619章 出手见输赢(第2页)

 

“对啊,胜利才是发展的根本,一个接一个胜利,那就是天下无敌的保证。”郝执委也说。

 

“练武和打仗是一个道理,所以,没有相当的文化 ,武功达不到应有的境界,指挥打仗也是一样,没有应有的文化素质,达不到真正的层次,只会是复制人海战术的匹夫之勇。”广朋道。

 

“可是,都说言司令没有文化呢,是不是啊言司令?”智参谋长忽然嬉皮笑脸的问。

 

寇副司令趴到他的耳朵边说了几句什么,智参谋长再也不说话,而是惊讶的看着广朋。

 

“不用看你们的言司令,他的文化比我高得多,茂林寺是千年古刹,戒律严格,要求每个人天天抄写佛经,还要求倒背如流,你们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啊?”宫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本上面写有“武学捷要”的书,分为两部,他放到桌子上,道:

 

“这是我写的拳谱,送给广朋司令吧,有时间就翻翻看看,队伍上的徒弟们有合适的,就交给他们吧,别失传。”

 

郝执拿过来翻了几页,全是漂亮的蝇头小楷,不由得抬头看了看正在观看表演的广朋,摇摇头,轻轻放在了桌上。

 

“谢谢宫先生信任,一定会让功夫传下去的,再说, 你老在部队也可以借机物色好的传人呐。”

 

“还是放在你这里放心,我还有一本,是专门给弟子的。”

 
广朋一下子明白了所以,双手捧起来一看,果然,与“纪效新书”的布局一样,扉页上是“侠之大者”,后面就是“六韬”、“孙子”、“李委公对问”等兵书,另一部才是一招一式的练功方法。

 

“太感谢了,一定谨遵教诲!”广朋非常感动,双手捧着书,向宫先生鞠了一个躬,然后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这是需要单独存放的。

 

“宫先生,今天是演武的日子,能不能说一些莱东武术界的故事,也让我们长长见识。”郝执委不愿意气氛过于紧张,道。

 

“对啊,宫先生,说一下吧,我们也都愿意听。”广朋也道。

 

师叔把真传给了自己,他要把师叔了解到的一些事情传下去。

 

“好吧,你们不嫌我啰嗦,我就说一个莱东地躺拳师爷徐风南父亲硬功的真实故事吧。当时,我还年轻,和邻村老拳师王生很熟,虽然没跟他练过,但感情很好,在一起喝酒过几次,一次去他村有事被他看到,拉到家里不让走在他家吃了饭,酒后和我说了一些打斗经验。他说,他十六岁学拳老师是莱山刘全丝,算是通背长拳,练了五年一直到二十一岁。秋天,刚收拾完庄稼,他堂哥王明,和本村王金福相邀,去莱山拜访我老师爷徐显高,他三个王明功夫最好。王金福劲最大,外号二驴,闯关东时候在七道沟扛木头,上肩就是七百多斤。厉害不?”

 

“的确厉害,还不是一般的厉害。”

 

“对,故事就在这里头。三人到莱山打听到徐显高油房,徐显高已经五十多岁,不教拳,改油房挣做买卖钱了。”

 

“纯粹的武侠不存在,养家糊口才是根本。演义小说弄的练武之人好像不食人间烟火,而且还有花不完的银子,误导了很多年轻人。”广朋评论道。

 

“对,一般人练武是强身健体,有意志力的人练武是为了匡正天下,大部分人还是靠买卖养家糊口的,练武不过是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