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记缓安甫

第388章 隋唐官员徐翁归(第2页)

 在司法事务方面,徐翁归注重“以理服人、以法断案”。他亲自审阅县衙积压的案件,对证据不足、疑点较多的案件重新调查取证,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有一次,小黄县发生一起“耕牛失窃案”,村民怀疑是邻村农户所为,双方险些发生冲突。徐翁归接到报案后,并未急于定罪,而是仔细勘察现场,根据牛蹄印与沿途痕迹,最终在县城外的废弃窑洞中找到了失窃的耕牛,并抓获了真正的盗贼。此案的公正处理,不仅为村民挽回了损失,也进一步提升了县衙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此外,徐翁归还协助县令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小黄县境内的部分灌溉渠道因年久失修无法使用,他组织村民对渠道进行疏通与加固,确保农田得到及时灌溉,当年小黄县的粮食产量因此有所提升。

 而后,徐翁归因在小黄县的卓越功绩,被调任至北方边疆,出任幽州都督府仓曹参军事。幽州都督府乃唐朝北方之要地,其职责在于抵御突厥等少数民族之侵扰,而仓曹参军事则主要负责都督府之粮草储备、军资调配及后勤保障等事宜,此与边疆军队之战斗力息息相关。幽州地处边陲,战事频仍,粮草供应实乃重中之重。徐翁归到任伊始,便对都督府之粮仓展开全面彻查,旋即发现部分粮仓存有粮草霉变、数量不符等诸多问题。其当即制定严苛之粮仓管理制度,责令粮仓管理人员务必定期查验粮草储存状况,做好通风、防潮之工作,并建立详尽之出入库登记台账,以确保粮草数量明晰、质量达标。

 在粮草调度一事上,徐翁归依据幽州各驻军的兵力分布及战事所需,拟订科学的调配方案,以防因粮草运送迟缓而贻误战机。彼时,幽州某驻军因寒冬将至,急需粮草接济,然通往该驻军之道路为大雪所封,运输艰难。徐翁归亲率队伍,组织民夫与士卒开辟临时运粮通道,以“人拉马驮”之法,战胜严寒与道路险阻,终将粮草准时送至驻军营地,确保了军队的冬季防御。此外,其亦重视与地方百姓之协作,激励幽州周边农户栽种耐旱、高产之粮食作物,并与农户订立收购契约,以合理价格收购粮食以充实粮仓,既保障了军粮之供应,亦提升了农户种粮之积极性。

 在幽州都督府任职期间,徐翁归展现出了卓越的职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心。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任务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和生存。因此,他始终保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