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有路暮角格韵
第三十二章 慧眼识珠(第2页)
(二)
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楼盘,分三期建设。现在正在预售的是在建的一期,一共有600多套面积在90~100平方米之间的房子,都是一梯两户南北通透的六层板楼,没有电梯。二期规划了700套100~140平方米的大户型,也是一梯两户南北通透的10层板楼,带有电梯。三期规划了500套50~60平方米的小户型,是一梯多户、南北不通透的15层板楼,带有电梯。
边小琪喜欢低矮且南北通透的板楼,不喜欢那种几十层高的塔楼。她对清河家园一期的户型很感兴趣,便仔细查阅手里的资料。
这时,一对老年夫妇携手走进了售楼处大门,她们穿着沾满尘土的半旧衣服和布鞋,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皮肤粗糙,一看就是生活不富裕的人。两位老人走到售楼小姐跟前,打听楼盘的情况,售楼小姐们一看老两口的穿着打扮,更瞧不上眼了,都懒得看她们俩人一眼。
边小琪抬头看到了这一幕,很生气。她的谦柔可以允许别人冷落自己,但她的善良使她见不得有人欺负老实巴交的人,尤其是老人。她走到售楼小姐跟前,说道:“你们太过分了,嫌贫爱富,连起码的职业操守都没有。难道不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吗?”
那个矮胖的姑娘嘴巴也不饶人,说道:“哎哟!哪里轮到你来管闲事?我们就是这样,你管不着!你懂,那你去给她们介绍啊!”
面对如此不讲理的售楼小姐,边小琪不想再理会她们,转身对两位老人说道:“大爷、大妈,走,我来给你们说说这个楼盘。”
两位老人走到边小琪身旁,老大爷低声下气地说道:“这位姑娘,谢谢你。你也是来买房的吗?”他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一听就不是北京人。
边小琪自幼的良好教养使她养成了不带任何有色眼镜看人的习惯,笑着说道:“大爷、大妈,我只是来看一看,还没有决定买呢。您们也是来看房子的吗?”
老爷子说道:“我闺女在北京工作。我们老两口攒了点钱,想帮着她买个房。她工作太忙,我们就自己先来看看。姑娘,你也在北京工作吗?”
“大爷,我刚来北京,还没工作呢。”她不介意告诉别人她还没有找到工作。
“姑娘,你说我们买这个小区的房子,值不值?”老爷子满怀期待地问她。
“大爷、大妈,我观察并了解了清河家园周围的地理情况。首先西面毗邻一个科技园区,交通一定会方便起来;其次是周围有三所不错的中学,更重要的是它现在的价格便宜,比城里的楼盘便宜不少,还是南北通透的板楼。虽然现在这里显得比较脏、乱、差,但过几年一定会大有改观,因为这里是首都,不是地方城市能比的。您们要是钱不多的话,先付个10万的首付,再贷款40万,15年的银行月供也就不到4000元。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都能一个月挣5000元以上,更好的能挣1万多。您的女儿和女婿两人合计一个月一定不会低于1万,所以,她们的还款压力也不大。当然,您如果钱多的话,可以考虑市里位置更好的楼盘。”边小琪笑着把自己看的和所想的讲给两位老人听。
“姑娘,听你说的这么好,怎么没见几个人来看、来买啊?”老人又问道。
“大爷、大妈,第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商品房市场才刚刚开始,一套房子得花出去几十万,这不是个小数目,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工资还不高,贷款买房的观念还没有让更多人接受,人们基本还都在观望。第二个原因是这个楼盘的销售人员的素质太差,没有最起码的服务意识,来看房的人即使有买房的想法,也被她们的蛮横和无礼给搅没了。第三个原因是楼盘离售楼处的距离太远,实地看楼也不方便,要是这个房地产公司能把后面这两点给改进了,这个楼盘应该不愁卖。大爷、大妈,我觉得北京的房子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为什么呢?因为全中国有本事和有钱的人都希望聚集到北京来。北京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是最多、最好的,而且这里的工作机会多,我也是冲着这三点才来北京的。人一多,对房子的需求自然就会多起来,所以,我准备买这个楼盘的房子。几年后,一定会价格翻番,甚至翻几番都有可能。现在买的话,一定不会亏。”
边小琪耐心地给她们解释着,又有几个看房的人围拢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她咨询起来,好像她就是这个楼盘的销售员一样。
边小琪漂亮、优雅、知性还有礼貌,娓娓动听的话语一下子就说到了这些看房人的心坎上了。她不是售楼员,胜似售楼员,不知不觉间就赢得了这些看房人的信任。
这时老爷子又说话了:“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如果你是这里卖房子的,我就跟你签合同,我相信你。你不是刚来北京,还没有工作吗?不如就到这个房地产公司工作吧。”其他看房的人也跟着附和道:“姑娘,你来卖楼,我们也买你的。”
边小琪笑着说道:“大爷,我叫边小琪,谢谢您这么信任我。我还没有决定做什么工作呢?我和您一样,都是来看房的。即使您想跟我签合同,也是不可能的,我也没有这个权利啊。”
“小琪姑娘,请你不要离开,在这里等我一会儿,好吗?”老人说完话,就离开了售楼大厅。
边小琪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也想弄明白老人的意思,便在大厅里等了起来。这时大妈对她说道:“姑娘,我老头子一会儿就会回来,你不会等太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