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有路暮角格韵

第三十八章 借水行舟




                (一)



    “北京、上海、广州的地理位置和身份定位决定了它们一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一线大城市。相比之下,西州现在连一个二线城市都算不上。既然决定要走出来,我就必须走到这三个大城市来。就好比游泳,一定要到大海里去游,才能体会到劈波斩浪的刺激。”边小琪说道。



    “小琪,你选择北京,是不是你妈给你的建议?”蒋苏兰好奇地问道。



    “小姨,不是。我妈说任我自己选择。我在西州遇见一个年轻人,他的一番话触动了我。他说争个人的幸福就是为国家争幸福。我们如果错过了未来的二十年,我们就错过了一生。对此,我深以为然。他先来了北京,接着,我也来了。”边小琪把自己在武侯祠前与秦科的对话讲了出来。



    “姐,你等等。你刚才说的这个年轻人是谁?让我猜一下,他不会是我未来的姐夫吧?”机灵的田歌盯着边小琪,问道。



    “我俩现在还只是恋爱关系。能不能成为一家人,那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妈说让我必须等三年。”想到秦科,看着姨夫、小姨和田歌,边小琪大方地说道。



    “小琪,你今天应该和他一块来。”蒋苏兰高兴地说道。



    “小姨,不急。我以后一定会把他带来。”边小琪笑着说道。



    “我要看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把我美丽大方且才华出众的姐姐给拿下了。”田歌开始八卦起来。



    “姨夫、小姨,我有个建议。如果您们有些余钱,应该考虑也去买房子。北京是首都,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外来人才。从北京的地理特点来看,土地资源有限,所以,我估计以后北京的房价一定会涨,几倍于目前的价位是完全可能的。我们个人收入的增长速度一定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政府到时候有可能出来干预,到那时候,你想自由买房,也是不可能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能买就赶快买,即使贷款也要买。我这段时间准备给自己和我妈在北京各买一套房子。”边小琪接着说道。



    “小琪,你说得很有道理。让我们考虑一下。”田长河点头说道。



    “姨夫,我计划一有点钱就去买房,绝不会在银行存钱。没准十年后,靠手里的几套房子,我就实现财务自由了呢。到那时候,我还年轻,再去追求诗和远方。”边小琪又憧憬起来。



    “小琪,你能告诉我你现在的收入有多少吗?”蒋苏兰问道。



    “小姨,不算奖金,我税前月薪两万,是我在西州工资的五六倍。”边小琪在疼爱她的小姨面前,不隐瞒任何事情。



    “啊?姐,你能挣这么高的薪水!我们报社的资深员工一个月才三四千块。这待遇跟诗和远方太相悖了。”听了边小琪说的薪水,田歌立刻觉得心里失衡起来。



    “妹妹,你这么聪明,一定会找到更好、更适合你的职业。”边小琪鼓励道。



    “小琪,我和你小姨为你的决定感到高兴。这是年轻人应该有的进取精神。你在北京有什么困难,不要自己扛着。我们是一家人,理应互相帮助。以后有空就来家里坐一坐,我很喜欢听你说话。”田长河说道。



    “姨夫、小姨,您们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我小时候就非常愿意来,以后也肯定少不了来。我要是不来,我妈一定会批评我的。”边小琪笑着对蒋苏兰和田长河说道。



    “对了,姨夫,我正好有一事需要向您请教。”边小琪借机把正阳集团要给京城的大学提供奖学金的事情说了出来。



    “姨夫,我们企业有心,但没有途径去接触高校,说到底就是地位不对等。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又有地位,请您指点迷津。我们该去找谁,该提供多少资金比较合适。说白了,就是请您给牵个线,搭个桥。”



    “小琪,这是好事啊。大学现在太穷了,又急需发展。要是全国的有钱人都能这么做,中国的教育界该是多么有幸啊!就拿我们北医三院来说吧,那些门诊楼和住院楼还是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已经破旧不堪了。不还是因为没有钱吗?如果有人愿意捐献资金来改善我们的门诊和住院环境,我很愿意引荐。”蒋苏兰马上说道。



    田长河听完边小琪的话,思量了一会儿,笑着问道:“小琪,你们公司如此慷慨,不会只有奖学金这点事情这么简单吧?”



    “姨夫,您说得很对。企业做好事也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名声,毕竟企业是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几十万来。企业的这种捐资行为在国外司空见惯,比比皆是。如果能长期合作下去,我们公司给大学捐建一座大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企业家慷慨解囊,图的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也无可厚非。如果将来我成了亿万富豪,我就想捐建一所以我父母名字命名的大学呢。”边小琪笑着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