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拳两命




                “押衙李奕不忿寡嫂遭辱,以致一时激愤,思虑所不及,失手杀伤姚子貴,乃不意而犯,多有旁证相佐,当判过失杀,以赎论,罚钱一百贯充作死者丧葬、补偿……”



    “然,以军职当街失手致人死伤,有违军纪条规,责加仗刑二十,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罚了钱抵罪,又挨了仗刑,这桩案子算是告一段落。



    至于“且复重申,以观后效”的意思。



    就是暂时不对李奕做降职处分,让他继续干着押衙的差事,看他以后是否有改正赎罪的表现。



    这一条更偏向于书面上的申饬而非实质的惩罚。



    对于李奕来说,比他预期的以铜赎罪,又多挨二十个板子。



    但以他的身体素质,倒也能咬牙硬扛下来。



    总体上判罚的还算公正,并没有明显偏袒哪一方。



    而赵匡胤作为死者亲属,从头到尾也没多说什么,想来默认了这个判罚结果。



    至于他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那就不得而知了……



    “赵兄,慢走。”



    目送着赵匡胤领走尸体离去,李奕忍不住长叹一声。



    唉……死在他手上的是未来宋太祖的表兄弟。



    就算赵匡胤是非分明,又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不太想找他李奕的麻烦。



    可赵家其他人未必就会这么想了。



    最起码赵匡胤的那位姑姑怕是恨不得要把自己剥皮抽骨的。



    况且赵匡胤就真的会不在意?



    说到底,李奕只是赵大名义上的军中好友,被打死的则是他实打实的血缘亲属。



    亲疏有别是显而易见的。



    换做是谁在心理上都会有偏向性,所谓的大义灭亲这种话听听就得了。



    这世上并不是只靠讲道理就能行得通的……



    “二郎,害你受苦了。”一旁扶着李奕的郭氏突然低声道。



    李奕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不过二十个板子,我还能扛得住,歇两天就没事了。”



    “若不是为我出头,你也不用受这罪……”



    说到这,郭氏的声音有些哽咽。



    “嫂嫂说的甚话?”



    李奕正色道,“如今哥哥不在,我在东京只有嫂嫂一个亲人,我不护着自家人还能护谁?”



    听到这话,郭氏抹了抹眼角,脸上露出一丝柔色,轻声回道:“我也只有二郎一个亲人……”



    说起来,李奕和郭氏并不单单只是叔嫂的关系。



    郭氏出身于贝州的大户人家,原主他娘是郭氏的奶娘,他爹则是郭家的车夫。



    原主哥俩自小就生活在郭家。



    然而十余年前,契丹出兵入侵当时的后晋,一路打到了贝州境内。



    郭家遭到契丹兵的劫掠,满门上下数十口人惨遭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