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金祥殿赐宴(第2页)
他举杯回敬道:“李公、韩公言重了,你我三人同朝为官,都是陛下的臣子,何来谁照拂谁的说法?”
韩继勋忙道:“是在下失言了。”
李廷珪则是低头不语,作沉思状,好似在琢磨李奕话里的意思。
李奕笑了笑没再多说,转而招呼两人喝酒吃菜。
对于李廷珪和韩继勋二人的心思,他也能猜到几分,二人作为被俘虏来的败军之将,在东京城内举目无亲,也没有什么熟识的人。
真要说起来,李奕勉强算是二人的“老相识”,虽然相识的过程不太愉快,但多少也算是有些另类的交情——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嘛。
再加上李奕如今在后周禁军中的地位,已然是单手可数的程度,实打实的核心人物之一。
而且还是大周皇帝的连襟姻亲。
李、韩二人只要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和李奕打好关系,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况且他二人也只能和李奕攀上一点交情。
后周的那些高官显贵可没人会和两个跟自己没什么关联的敌国降将有交往。
李奕不排斥李、韩二人来跟自己攀交情,但眼下的这场合明显不太合适,还是等今后在私底下再说吧。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皇帝始终没有再出现。
倒是一名伺候的老宦官,走到李奕身后小声耳语道:“李都使,该散宴了。”
“嗯。”李奕微微点头。
随后三人在老宦官的带领下离开了金祥殿。
“李公、韩公,在下有事就先走一步。等二位安顿好后,若有空闲的话,可以到我府上坐坐……在下就住在正阳坊内,进了坊门左转第二个就是。”
在宫门处,李奕与李廷珪和韩继勋拜别。
李、韩二人眼下暂住在客省的官房内,只等皇帝赐予的宅邸修整好就搬过去。
“一定一定,到时要去叨扰李都使了。”
李、韩二人本就求之不得,当即拱手回礼连声应是。
……
皇帝的赐宴从中午开始,持续了快有两个时辰,李奕离开皇城的时候,太阳正缓缓朝着西边落下。
李汉超早已带着亲兵等在东华门外。
见到李奕出来,他连忙快步迎上前,左右扫视一圈,然后小声说道:“淮南前线传回消息,围攻寿州城的战事不利,伪唐刘彦贞趁机领兵直奔正阳,似要截断我军的渡河退路。”
“李相公准备率领大军回防正阳的浮桥,陛下得知后大发雷霆,已经派使者八百里加急去往前线阻止。”
李奕闻言微愣,继而才反应过来,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出。
不过仔细想想,这事也是必然的,寿州城固若金汤,强攻的难度很大,并非一两个月就能有成效。
再加上守城的是南唐名将刘仁瞻,只要对方打定主意固守不出,并且不犯太大错误的话,起码也能坚持个一年半载。
而后周的大军围困寿州城,久攻不下一旦被拖住,南唐国君臣又不傻,肯定会想着法绕后偷袭。
想到这里,李奕轻叹一口气:“来不及了。”
李汉超闻言疑惑道:“大哥是说李相公率军回防正阳来不及了?”
李奕微微摇头:“陛下派人去阻止来不及了。”
李汉超不免有些愕然,忍不住问道:“难道李相公没有得到陛下的允许,竟敢擅自做主从寿州城下撤军?”
李奕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汉超,你觉得是擅自撤军让寿州城守军有了喘息之机的罪过大,还是大军被断了退路从而全面溃败的罪过大?”
考虑事情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也就不同。
李汉超只往不犯错的方向去想,自然搞不懂宰相李谷的行为逻辑。但李奕是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问题,他能从结果反推出李谷的想法和顾虑。
“我明白了。”李汉超顿时恍然大悟,“李相公这是两相其害取其轻……还是大哥考虑的深远,小弟就想不到这一点。”
李奕笑了笑,并没有搭话。对于宰相李谷他了解的不多,也没有打过什么交道。
仅以他知道的事情来看,这位李相公的胆子不算大,在高平之战时被乱兵吓得躲进深山好几天,差点被活活饿死。
历史上也是因为害怕被断了退路,擅作主张率领大军回防正阳的浮桥,把周世宗给气得不轻,要不是念在他往日有功的份上,未必会轻饶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