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夫君是个大英雄(第2页)
李奕起身道:“快请进来。”说话间,弦儿把床边的纱帐拉了起来。
随即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郎中提着药箱入内,低垂着脑袋不敢多瞧,向着李奕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对于主人家的身份,郎中在来的路上肯定是被告知过。
李奕大致说了一下情况,老郎中便开始替符二娘诊脉。他先是让符二娘把手伸出纱帐,然后又用一方锦帕搭在手腕处,避免有直接的肢体接触。
室内一时静默,只听得窗外风拂竹叶的沙沙声。
良久,老郎中收回手,捋须沉吟道:“贵人脉象平稳,胎气稳固,并无大碍。不过初次有孕,仍需多加静养,勿要劳神费力。”
李奕与符二娘闻言,皆松了口气。老郎中又开了几副安胎的方子,叮嘱了些饮食禁忌,这才告辞离去。
待郎中走后,符二娘倚在李奕肩头,轻声道:“幸好孩儿无事,否则妾身真要自责死了。”
李奕揽住她,低笑道:“现在知道怕了?日后可不能再莽撞了。”
符二娘赧然点头,手指悄悄攥住他的衣袖,小声道:“夫君放心,妾身再也不敢了。”
李奕失笑,捏了捏她的鼻尖:“你呀……”
见到两人开始打情骂俏,弦儿当即悄悄退了出去。
符二娘指尖摩挲着腹部,忽而抬头看向李奕,一脸好奇道:“夫君,你说官家怎么突然封我个常山郡夫人啊?宫里送来了好几套衣服配饰,还有不少贵重的赏赐。”
符二娘虽然出身显贵,但对于叙封一类的规章制度,却根本没什么概念。别说是她一介女子,就算是那些州县的官吏,怕是都不甚了解。
名义上五代承袭唐制,然而由于连年战乱,典籍文书大量散佚,很多规制都不完全。以至于历史上欧阳修也曾暗戳戳的嘲笑过五代之臣并不完全熟悉唐制,有照猫画虎之嫌。
李奕伸手轻抚符二娘的发髻,调侃道:“因为你家夫君帮朝廷打了胜仗,一下子就多了四个州的地盘,所以官家高兴之下也给你封了个郡夫人。”
“原来是这样啊……”符二娘微微点头,但见李奕一脸憋笑的样子,她这才回过味来,忍不住娇嗔道,“哼,夫君这话是在逗妾身玩吧?”
李奕见符二娘杏眼圆睁,粉腮微鼓,知她羞恼,连忙握住她的柔荑,温声解释道:“我说的虽是玩笑话,却也差不离。此番朝廷收复四州,官家龙颜大悦,依制叙封功臣之妻。
我现在遥领节度使,又兼检校兵部尚书,母、妻按制当封郡夫人,常山郡乃是镇州古地名,正是我家的祖籍所在,这么说二娘可明白?”
常山郡即是后世石家庄一带,现如今位于镇州辖区内,属于成德军节度使的治所。
今天朝会上皇帝说封符二娘为常山郡夫人,事后李奕便想到了这一点。因为这一世他的祖籍就在镇州,从祖父那一辈逃难到夏津定居的。
关于自己的祖籍所在,李奕之前也跟符二娘提过,听了这话她顿时恍然,咯咯一笑道:“那妾身这算是妻凭夫贵了呀?”
李奕闻言失笑,指尖轻轻点了点符二娘光洁的额头:“二娘此言差矣。你本就是魏王嫡女,皇后的亲妹妹,何须借为夫显贵?要说也是为夫沾了二娘的光,才能被官家信重提拔呢。“
符二娘轻锤了他一下,不满道:“夫君又取笑妾身了,我只是一介弱女子,哪能影响到朝廷的大事。还是因为夫君自己有本事,才能被官家重用……唉,夫君出征去打仗的这几个月,妾身在家里担惊受怕,但我也帮不上夫君什么,只能在心底祈祷老天保佑夫君一切顺利。”
说着她的睫毛微颤,语气不免低沉下来,“妾身还记得小时候,每逢父亲领兵外出作战,母亲就整夜整夜跪在佛堂里。那时不懂事,不理解母亲的心思。”
符二娘的指尖无意识地绞着李奕的衣带,“如今妾身才明白,原来等待的滋味如此难熬。”
李奕心头一热,将她柔荑拢入掌心:“二娘出嫁前有魏王为你遮风挡雨,如今这份责任交到了为夫手中。我能有今日的富贵,全靠在战场上博来,虽然担着很大的风险,但获得的回报同样丰厚。”
他执起符二娘的手贴在胸前,锦袍下传来沉稳的心跳,“为夫的这身紫袍玉带,每一寸都是用战功换来的。虽不及岳丈一般封王拜相,但起码也不会让二娘过清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