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正阳大胜(第2页)

车厢内还铺设厚实的褥子和软垫,车轮也用皮革等柔软材料包裹,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现代橡胶轮胎的作用,通过增加柔软度来增强缓冲效果。

舒适度确实要比普通的马车好上许多,行进间只能听到细微的吱呀声,并没有十分颠簸的感觉。

再加上官道比较平坦,行进的速度也很缓慢,不至于太过受罪。

符氏斜倚在软垫上,不时命女官敞开车帘透气。帘子拉开,从马车里能看到外面的浩大景象。

军队沿着大路缓慢行进,原野中排开了一字长龙,军阵如龙、旌旗蔽空,根本望不到尽头。

将士们的铁甲在秋阳下泛着寒光,马蹄踏起的黄尘直上九霄,将半边天色都染作昏黄。连绵的尘雾遮天蔽日,好似人们在举国迁徙一样。

中军带着皇家的依仗,还有不少官员和宫人随行,前进的速度十分缓慢。一连几天都在赶路,直到九月二十六日,才抵达了陈州城外。

若再往前去就是颍州,而过了颍州便到了寿州境内。

因此皇帝下令大军在陈州暂驻,把州治衙署设立为了行辕所在。同时任命史彦超为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率领一万步卒先行赶往正阳驰援。

已近十月,距离立冬没有几日了,气温也开始逐渐下降。

白日里虽还有几分暖意,但早晚的寒气已渐渐侵肌透骨,连呼出的白气都能在眼前凝成薄雾。

符氏本就体柔娇弱,加之常年身居大内,鲜少经受风霜之苦。这连日行军下来,她那张芙蓉面已显出几分憔悴。

贴身服侍的王尚宫见她神色倦怠,忍不住关切道:“娘娘,您是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奴婢去召奉御来给娘娘瞧瞧?”

“不必大惊小怪。”符氏微微摇头,“本宫只是连日赶路,略微有些疲累罢了。”

王尚宫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恭敬应是。她转身取来一件狐裘为符氏披上,接着又让人给房内多添了几个暖炉。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皇帝一直忙着前线的战事,没有顾得上来看符氏。再加上外面寒风凌冽,符氏便就待在房间里没有外出。

这天中午,天空突然间乌云密布,伴随着震天的雷声,没一会儿就听到“噼里啪啦”的雨点打在屋檐上。

符氏坐在窗边,望着屋外的瓢泼大雨,却忽然掩嘴轻咳了几声,狐裘下的肩膀微微颤动。

站在身后的王尚宫顿时一惊,也顾不上什么尊卑高低,连忙上前探手在符氏额头试了试。

好在并没有发烫的迹象,王尚宫忍不住松了一口气。但皇后的健康不是小事,她并不敢掉以轻心,只能苦心劝道:“娘娘,还是让侍御医来给您瞧瞧吧。”

符氏犹豫了一下,这才微微点了点头。她确实感觉身体不太舒服,前两天就感觉整个人乏力的很,食欲也有些不振。

只不过她觉得是自己主动要求随军出征的,这才离开东京还没几天就给皇帝添麻烦,那还出来作甚?

所以符氏才一直强忍着没有声张……但眼下身体的不适明显加重,让御医来瞧瞧倒也安心些。

“奴婢这就去……”王尚宫连忙快步走出房间。没过多久,她便带来一名上了年纪的御医。

经过一番细致的诊断,御医摸着发白的胡须,沉吟道:“娘娘并无大碍,只是有些脾虚干咳,这几日要多加休息。微臣开一剂养气益脾的汤药,服用个三两日就能缓解。”

等到御医留下药方告退离开,王尚宫扶着符氏上床休息,接着又立马让人去抓药熬煎。

服过了汤药之后,符氏便昏昏沉沉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