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家宴(第2页)
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司空见惯,而且还能够彰显主母的气量。妻贤妾顺,主母大度,男主外女主内,一切都合乎礼法。
不过李奕也在心中寻思:自己在纳妾之事上的谨慎,原本是出于对符二娘的尊重,也侧面帮她树立了正室的权威,相当于在向府中上下表明:即便是纳妾,也要经过主母的首肯。
若是单以时代背景来看,李奕这么做自然显得不够爷们,多少有些“妻管严”的意味——毕竟大户人家的男主人都是一言九鼎,纳妾哪里用得着家里的女人点头才行?
然而每个人的处境是不同的,就比如在郭威登基称帝之后,张永德的发妻摇身一变成了公主,他作为驸马想要纳妾自然需要妻子同意。
即便那位寿安公主不介意他纳妾,可张永德也要顾及皇家的威严,以及皇帝对他的看法,各方面的考量也就多了。
当然李奕并不是驸马,他的妻子虽然出身显贵,但暂时跟公主还是没得比,他想要纳妾就没那么大阻力。况且还是经过符二娘首肯的,更轮不到旁人来指手画脚。
然而换种角度想想,皇后是符二娘的亲姐姐,又说出那句“姨母也是母”。
不管是出于姐妹情深,还是为幼子的将来铺路,亦或两者兼而有之……至少皇后心里更倾向于妹妹和娘家。
李奕表现的对符二娘足够尊重,皇后肯定对他这个妹夫更放心。因为这不仅仅是他对符二娘个人的态度,更是对符家、对皇后、甚至对皇权的态度。
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在平日里或许微不足道,但若是等到了关键时刻,很有可能成为权衡之下的考量。
“夫君,还在这傻坐着干嘛?家里人都等着呢……”符二娘的声音轻柔地飘进耳中,将李奕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
抬眼望去,一大家子人都坐着没有动筷,席间的气氛倒显得有几分凝滞。
“瞧我,刚才想起朝堂上的事,竟走神了。”李奕朗声一笑,率先举起酒盏,“今日只是家宴,没那么多规矩……舅,我来陪你喝酒。”
舅舅刘大连忙端起酒盏,见到李奕仰头一饮而尽,他才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随即不善言辞的表兄刘正琦,也被舅母陈氏半骂半拽的拉起来给李奕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