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夫妻的渔民生活肚肚吖
第161章 舟山渔场(六)(第3页)
有其他散客和两个收购商过来瞧了瞧。
娘欸。
这么好质量的海鱼海蟹,难怪刚才那人一遇到就是成箱成兜的买。
要知道散户和买得不多的收购商在这里可得不到什么优待,散客还想挑拣最新鲜的鱼获?要么赶早要么赶巧,要么人家乐意一船的海获随你挑。
哪有已经分类好的上好卖相的海获留着?
那带鱼都没死透呢,鳗鱼也挨挨挤挤的一大桶。
得了,什么都别说了,来上来上。
一个多小时,石青青又入账大几百。
其实等一等还能再卖一些,但她看到好几个人不买东西过来打量她的船。
估摸着有可能是本地的船队什么的,她不是很想起冲突,见好就收。
船只离开后不久,有几个人结伴来到石青青之前逗留过的地方,却没发现卖鱼得火热的石青青。
“去哪儿了?本想问问她这全都是上好品质的海鲜给散客卖是几个意思,还有人特地过来呸我一句小气,人家就会把最好的准备好,不像我,拿点臭鱼烂虾,我那也是刚捞上来的好吧。”
只是品质更好的提前弄出来准备长期合作的商户的。
但没瞧见石青青几人也只能作罢,互相通知下次再看到再这样扰乱市场的一定要警告一下。
石青青不知道还有这么档子事,但她之后半个月都没再靠近舟山渔场的港口或者码头,专心捞自己的鱼。
这次出来,跟赵丰年通话上的第四次,石青青得知现在虽然不是制作干货的好时节,不过如今却是春笋开始频繁冒出的时候,过两月估计更是漫山遍野的笋和菌菇,他就提前跟大家约好了多摘,多晾晒,按照大小分门别类起来。
那些已经有存货的就收回家二次加工。
石青青提供了封塑袋,赵丰年自己又找上次的印名片的人谈话,顺利找到个制作商标的,定了一千块的贴纸。
石青青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