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增税

入秋,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幸福城周边的耕地比起两年前来说,面积已经翻了好几倍。

 这边是岭南少有的平原地带,土壤肥沃,十分适合发展种植业,就是想要像现代那样,平衡种地与其他工种的收益有些困难,因为粮食这东西是卖不上价格的,农民想要创收,就必须得从其他方面着手。

 倒是减负方面有了一些进展。

 鼓励发明创造是幸福城从初建时就有的政策,收益可观,尤其是后来大家见先行的人尝到了甜头,卯足劲儿也想给自己家里挣一笔压箱银子。

 三个臭皮匠未必能顶一个诸葛亮,但三百个、三千个臭皮匠一起研究,还是能拿出那么一两件亮眼的东西来的,其中就包括对农具的改良。

 种地这是周粥完全不擅长的方面,无论是前世的她还是原身,都没有接触耕种的机会,来到这边基本上都是两眼一抹黑。

 但这个政策却让她不费吹灰之力,达成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播种、耕地,还有一些便于浇灌的东西被大家捣鼓出来,不仅给城中的老百姓带来了便利,还顺着商队卖到了北边。

 这些农具虽然很容易被模仿,但由于幸福城流水线的加工厂,还是让他们赚到了一笔不少的收益。

 这笔钱被周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全都拨到了民生项目上。

 当然这只是发展方面的,交趾虽然退去,但岭南并没有安定下来,隔壁的梧州甚至比先前更乱。

 当初来祝贺幸福城打退交趾大军的那些这个盟那个帮的势力,有大半来自梧州。

 这两年来,府衙安排了两个暂时管事的官员过去,全部都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死在了路上。

 而那些没有跟随大部队回交趾的逃兵,由于幸福城村防卫的驱赶,有一部分跑到了那边,占据了一小片地盘。

 不过那边的势力想造反归想造反,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能分得清的,这些交趾的逃兵在那边过得并不是很好,但因为无路可退,抱团在一起,如同一群疯狗,遇见人就咬一口,借此苟活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