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毛子的地下长城(第2页)

那是一个以主体结构大致呈圆柱形的竖井为中心的圆环系统,竖井周围呈圆周状布置,有通往各个方向的地铁线路。

整个竖井的最顶端是站点的主通风口,设有粗大的通风管道和强劲的风扇。

稍微靠下的位置则设置有整个设施的控制室,站点内部的电力调配和空气滤清系统均通过此处控制。

从控制室往下,整个竖井大致可以分为ABCd四层,各层之间以双螺旋轨道车为主要交通手段。

但也设置有纵向运行的小型电梯,此外,在各楼层内还铺设有供小型电车运行的轨道。

在竖井的最底层是一个庞大的h反应堆,用于为整个二号地铁线供电。

事实上二号地铁线是隐藏于普通地铁线中的,它随时可以利用普通地铁线的轨道。

但从普通地铁线进入二号地铁线却没那么容易。

即使找到入口,如果不经允许,普通人也根本不可能通过那一道道机械闸门,进入真正隐秘的第二世界。

光从孙志伟的空间视野中就可以看到,kgB大楼地下的建筑,最深处已经达到地下200米。

孙志伟在地下80米的指挥室中,看到了一张庞大的隐藏地铁线路图,它的规模完全超乎了想象。

里面标注的很多线路都不一定是真的轨道线,而仅仅是一条条超远程换气通道而已。

它目前已经串联起莫斯科全部重要的部门和设施,其中最远的一条线路竟然已经到了几百公里外的捷尔任斯基市。

地图上有一大一小两块黑框,那是两个地下避难所。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较小的那个避难所位于红场地下,而较大的避难所居然就在使馆的地下。那上面标注为拉缅基“地下城”。

拉缅基“地下城”的中心,正是使馆东南边不远处的莫斯科国立大学。

看整个避难所在地图上的面积,差不多已经把拉缅基区的地下挖空了小半。

出于对这个后世仅仅露出一点端倪的莫斯科地铁二号线的好奇,孙志伟决定去莫斯科国立大学那个莫斯科最大的避难所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