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有吏夜捉人(第2页)

 村子不大,樵夫的家更是简陋。

 一进门,一股混合着柴火、湿气和食物清香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

 三个年纪不一、穿着打补丁衣服的小孩子正围着火塘玩耍,一个妇人正在灶边忙碌,一位老妪则坐在里屋炕上缝补着衣物。

 “爹回来了!”

 最大的那个男孩约莫十来岁,最先看到父亲,欢呼一声冲了过来,随即好奇地打量着跟在后面的许长卿。

 “快,孩他娘,多添碗水,这位小兄弟在路上碰上,雨太大了,来咱家躲躲!”

 樵夫放下柴担,摘下斗笠,热情地招呼着。

 妇人连忙应声,老妪也笑着点头。

 孩子们则有些怯生生又充满好奇地围了过来。

 家里显然不宽裕,晚饭只是些简单的杂粮饼子、一盆寡淡的菜汤和一小碟咸菜。

 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这位小哥,实在对不住,家里没啥好东西,将就着对付几口,暖暖身子。”

 一家人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最大的那个男孩,眼睛却一直滴溜溜地盯着许长卿始终随身带着的长剑。

 樵夫咽下口饼子,问道:“小哥,看你是生面孔,不是咱这十里八乡的人吧?这大雨天的,跑到我们这穷山沟里来,是做啥哩?”

 许长卿略一沉吟,开口道:“听闻附近有吴王的军队驻扎,我想去应征入伍。”

 听到这话,饭桌旁原本还算热络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所有人齐刷刷地看向许长卿,脸上皆露出不可思议甚至带着惊恐的神色。

 樵夫猛地放下碗筷,急切地压低了声音:“小伙子!你…你这是在哪儿听来的消息?是不是被什么人给骗了?这支军队……去不得!万万去不得啊!”

 许长卿故作不解:“为何去不得?男儿建功立业,投军不是正途吗?”

 “什么正途歪途!”

 樵夫的情绪有些激动,声音发颤,“那是鬼门关!他们根本不是正经招兵买马,隔三差五就来村里强抓壮丁!说是去当兵,可谁知道被他们带去哪里做苦役?”

 “但凡是去了的,就没见几个能活着回来的,你这时候去,不是入伍,是送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