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人在北凉,觉醒败家子系统清醒的清
人死了就是死了(第3页)
这句话很快传遍了北凉城。原本只有士兵参与的建设,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前来帮忙。有失去儿子的老父亲,有丧夫的少妇,有刚成年的少年,甚至还有稚气未脱的孩童。他们带着自己的工具,带着对逝者的怀念,汇聚在英雄殿的工地上,默默地付出着自己的一份力。
一个月后,徐骁来到工地,看着那已初具规模的宏伟建筑,看着那些热火朝天忙碌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你做得不错。”他拍了拍徐凤哲的肩膀,声音低沉,“比我想象的要好。”
徐凤哲知道,父亲这句简单的话语,比千言万语的赞美还要珍贵。
“父亲,儿子在太安城见到的,听到的,还有太多要跟您说。”
徐骁眼神一凛:“回府再谈。”
两个月后,春暖花开,英雄殿终于完工。
这一日,北凉城内万人空巷。所有人,无论官民,不论老幼,都汇聚在了新落成的英雄殿前。殿前广场上,徐骁端坐于主位,徐凤哲和徐凤年兄弟二人,分立两侧。再往下,是北凉的文武百官,再往外,是密密麻麻的百姓。
“今日,是我北凉的大日子。”徐骁声音浑厚有力,传遍四方,“新的英雄殿建成了,这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我北凉的魂!是我北凉军民的血与泪!是我北凉过去的荣光,也是我北凉未来的脊梁!”
随后,徐凤哲上前,手持毛笔,在巨大的匾额上,一笔一划地题写:“北凉英雄殿”五个大字。
字落,万人俯首,肃然起敬。
人既是死了,魂魄还在。只要有人记得,英雄就永远活着。
那一日,徐凤哲亲自撰写的碑文,被刻在了英雄殿的中央。碑文不长,却字字千钧:
“北凉之所以为北凉,因有你们。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荡荡北凉,百世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