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巨额回报(第2页)
他详细地向项羽讲述了楚汉相争的后续发展,包括刘邦最终如何建立大汉王朝,成为一代开国之君;以及项羽麾下那些猛将谋士们各自的归宿等等。
当卓青麟讲到项羽最终在乌江边自刎身亡,宁死也不肯渡过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之时,项羽突然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整个房间里顿时安静得只剩下两人轻微的呼吸声。许久之后,项羽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卓青麟,沉声道:“吾并不后悔未曾渡河。即便时光倒流,让一切重来一遍,吾依旧会做出相同的选择!”说罢,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决绝与悲壮。
“为何不过河呢?大人,您当时若是果断地渡河南下,重新整顿兵马、鼓舞士气,说不定局势就会有所扭转啊!”卓青麟满脸愤慨与不甘,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霸王项羽微微抬起头,目光越过眼前之人,仿佛看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他缓缓开口说道:“你终究还是年轻啊,很多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想当年,我于江东起兵反秦,将那里的青壮年几乎全部带出征战。如今,若我孤身一人返回江东,必然会引来秦军的疯狂围剿报复。而留在江东的,大多都是老弱妇孺,他们又如何能抵御强敌?即便勉强抵抗,最终也只会落得个生灵涂炭的下场。唉……当时大势已去,天下大局已定,非人力所能挽回啊!是我对不住江东的父老乡亲们呐!”说到此处,项羽不禁黯然神伤,神色间满是愧疚与自责。
卓青麟听后,心中一阵激荡,急忙说道:“可是,江东的百姓并没有责怪您啊!他们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他们对您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项羽听闻此言,身体猛地一颤,眼眶瞬间湿润了起来。他喃喃自语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没想到,时至今日,江东的百姓依然如此挂念着我。然而,我却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实在无颜面对这片养育我的土地和人民啊!”泪水顺着他刚毅的脸颊滑落而下。
沉默片刻之后,项羽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看向卓青麟问道:“那后来呢?你快跟我讲讲后面发生的事情。”
卓青麟不紧不慢地再次把汉朝的历史从头到尾详细叙述了一番。项羽听着听着,不禁感慨万千:“想那韩信,真是令人惋惜啊!而刘邦呢,依旧还是当初那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模样,哈哈哈哈……不过话又说回来,他能够成功维系住中原地区的大一统格局,这一点着实厉害,我自愧不如呀!”
随着卓青麟继续娓娓道来历史的发展进程,当讲到五胡乱华这段时期的时候,项羽顿时气得火冒三丈,破口大骂起刘邦来,指责他做事不靠谱,竟然给自己的子孙后代遗留下如此严重且巨大的隐患。
卓青麟仍然不慌不忙地继续讲述着后面的故事,尤其是说到八年抗战那段艰苦岁月,我国人民伤亡多达 3500 万人之时,项羽眼中的怒火仿佛已经熊熊燃烧起来,几欲喷薄而出,似乎要将眼前所见的一切都焚烧殆尽。
然而,就在这时,卓青麟话锋一转,开始说起后来的事情,当项羽听闻自己的后世子孙们历经千辛万苦、不懈奋斗之后终于再度崛起,并逐步迈向世界巅峰之际,他方才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地点头说道:“哎呀,真是痛心疾首啊!可悲可叹呐!我伟大的炎黄一族!但同时,亦是何其壮观啊!我英勇无畏的炎黄子孙!”
……
在此后的数天时间里,卓不凡每天都会巧妙地抓住用餐这个时机,前来陪伴霸王项羽一同享用美食。而卓诚新则始终如一地守候在旁边,尽职尽责地伺候着他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