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暗渡越山:夜谒王猛(第3页)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观察着王猛的反应,然后接着说:“而且,若得将军之助,他日南楚功成,大人必能青史留名。即使不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至少也能不负一方百姓,为他们带来安宁和福祉。”
王猛沉默许久,突然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城西方向闪烁的火光:"秦观,你可知我为何效命孙登?二年前,我流落江东,是孙登收留了我,赠我兵法,助我成名。这份恩情,我不能忘。"
"将军重情重义,令人敬佩。"秦观神色诚恳,"但孙登并非守成之主。如今南楚势大,若将军执意抵抗,不仅会让将士白白送命,更会让百姓遭殃。将军若能归降,秦将军承诺,会妥善安置孙氏族人,保会稽百姓平安。"
窗外突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一名亲卫策马而来:"将军!城西敌军攻势突然减弱,似有撤退迹象!"
王猛脸色一变,转头看向秦观:"你们果然是声东击西!"
"将军明鉴。"秦观并不慌乱,"秦将军此举,正是为了给将军思考的时间。若将军不愿归降,我们即刻退兵,三日后再决胜负。但那时,孙策援军一到,胜负难料,必将死伤惨重,实非将军所愿。"
书房内陷入死寂,只有烛火偶尔爆响。王猛背着手来回踱步,良久,他突然停下:"罢了,我要见秦琼。"
秦观心中一喜,却仍保持镇定:"将军放心,秦将军已在城外十里处设下营帐,随时恭候。只是..."他顿了顿,"为表诚意,还望将军不带护卫,只身前往。"
王猛大笑:"好!就冲你这份胆识,我便信你一次!"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会稽城的城墙上,城门缓缓地打开。伴随着沉重的声响,王猛身着一袭银光闪闪的战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独自出城。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威武,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远处,秦琼率领着一众将领早已等候多时。当他们看到王猛的身影时,秦琼亲自上前迎接,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威严。
“久仰王将军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秦琼拱手说道,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带着对王猛的尊重和赞赏。
王猛勒住缰绳,停在秦琼面前。他的目光如炬,凝视着眼前这位威名赫赫的将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秦将军,我王猛今日前来,是希望能与你达成一个协议。”王猛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只要你能信守承诺,善待孙氏族人,保会稽百姓平安,我王猛愿率众归降!”
秦琼心中一喜,他深知王猛的实力和影响力。如果能得到他的归降,不仅可以避免一场血腥的攻城战,还能为自己的势力增添一员得力干将。
“将军放心!”秦琼连忙说道,“我秦琼向来言出必行,会稽百姓和孙氏族人都会得到妥善的安置。从今往后,你我共扶这一方山水,共护这一方百姓!”
说罢,秦琼伸出手,紧紧握住了王猛的手。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的信任在这一刻得到了确认。
就这样,一场原本可能会血流成河的攻城战,因为秦琼的胆识与谋略,化作了一场兵不血刃的归降。会稽城的百姓们也因此免受战乱之苦,迎来了新的和平与安宁。
消息传开,江东震动,孙策听闻后,气得摔碎了手中的茶杯。而秦观,也因这一功绩,在南楚军中声名鹊起,成为秦琼麾下不可或缺的谋士。
会稽城上,王猛的帅旗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南楚的战旗。随着旗帜飘扬,孙登麾下73城归楚,南楚自此与东吴隔太湖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