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庙算弈胜(第3页)
想到这里,罗英的心中涌起一股苦涩。他知道,这场战争对于南楚来说至关重要,但用眼前的这支军队,来对抗南唐三绝率领的虎狼之师,却让他看不到丝毫胜利的希望。
谈判桌设在大章河畔临时搭建的牛皮帐篷内,帐篷里的气氛异常凝重,充满了诡谲和微妙的感觉。
李长风身着官服,虽然经过长途跋涉,官服上沾满了尘土,但他依然挺直腰板,端坐在谈判桌前,展现出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
“我王愿以大章河为界,停战三年。”李长风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然而,他的目光却刻意避开了摆在谈判桌上的那些代表南楚新占城池的陶片,似乎对这些城池的归属问题有些难以启齿。
正当李长风想要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坐在他对面的罗英突然打断了他的话。罗英面无表情地将一份盖着朱红印玺的文书推过案几,推到了李长风的面前。
李长风定睛一看,只见这份文书是用羊皮纸制成的,上面的墨迹还很新鲜,显然是刚刚写好的。而文书上的内容,更是让他大吃一惊——南楚礽庆王府与南楚的协约!
协约上详细列出了大章河以北的一些城池,这些城池竟然都将归属礽庆王府镇守,并且实行王府自治。这意味着,礽庆王府将成为一个独立于南唐王室之外的存在,拥有自己的管辖权和自主权。
李长风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显然对这个协约感到非常意外和震惊。而罗英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李长风,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李长风心中一震。礽庆王李季礽是南楚先皇义子,当年率军平定西南叛乱时,曾创下七日连破十二城的壮举。
现虽已退隐多年,实则被南楚青衣卫所控制,但其在南唐军中依然流传着南唐三王子的传说。
这些战略要地,本就是南唐的领土,如今却要拱手让给礽庆王府自治,实则被南楚控制,这无疑是对南唐主权的严重侵犯。如此一来,南唐不仅失去了重要的战略据点,还在诸国上颜面尽失,成为了其他国家的笑柄。
而对于南楚来说,这一举动可谓是一箭双雕。一方面,他们成功地堵住了南唐索要失地的嘴,避免了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另一方面,他们在南线竖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大大增强了自身的防御能力。
李长风作为南唐的臣子,看到国家遭受如此屈辱,心中的悲愤之情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他的胸膛像是被怒火炸裂一般,剧痛难忍。然而,他却只能咬牙怒瞪,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力量太过渺小,根本无法改变这个局面。
手中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李长风的心头闪过一句警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他的心上,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南唐如今的困境。
个人的荣辱,在这一刻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为了保住南唐的国祚,李长风决定背负起千古骂名。他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他别无他法,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为南唐的未来尽最后一份力。
停战协议签订那日,大章河畔的芦苇在风中簌簌作响。南楚士兵将缴获的南唐军旗付之一炬,冲天火光中,有人唱起了家乡的民谣。
卓青麟站在土丘上,看着对岸南唐士兵缓缓后撤的身影,突然想起曾在枢密院时曹刿的话:\"战争的胜负,从来不在战场上。\"
然而和平的表象下,暗流正在涌动。当南楚的军屯制度在新占城池推行时,南唐的细作已伪装成流民潜入;当礽庆王府的旗帜在城头升起时,东吴的使臣正快马加鞭赶往朱明的金陵城。
沣原城枢密院的铜钟再次响起时,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战争的号角,会在何时吹响。夜幕下,大章河水依旧奔涌,倒映着两岸若隐若现的烽火,诉说着这片土地永不停歇的纷争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