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吃荷叶茶的RoSOb

第237章 新政曙光(第2页)

值得一提的是,兵部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们,特意在南方军区发放了大量的建村令牌。这些令牌成为了将士们的荣誉象征,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在这片土地上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众多地区中,沅山县的变化尤其引人注目。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沅山县被破格提升为沅山郡。

这一举措使得沅山郡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以一县之力管辖着24个乡镇,而其辖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87万平方公里,在整个南楚的版图上都显得独树一帜。

然而,尽管沅山郡的面积如此之大,但它的人口却并不多,甚至还不如沅山大营的驻军人数。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这片土地的发展。

驻军的存在为当地带来了稳定和安全,而新建的村落则如星星点点般散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为它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南楚的权力中枢,五军都督府和枢密院的大佬们围坐在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墙上的地图详细标注着南楚与周边势力的疆域,每一条边界线都显得格外清晰。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地图上那些被重重标记的敌国名将名字,如李信、孙膑、岳飞、徐达等等。

这些名字旁边,还紧跟着一串令人咋舌的统率值数字。这些数字如同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使得他们的眉头都紧紧皱起。

尤其是与南楚西线在浔阳郡对峙的湘军领袖,竟然是曾国藩。这位湘军领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高达93点的能力,而且统率值也高达87点,堪称双料人杰。面对如此强敌环伺的局面,众人都深感压力巨大。“南楚大军团统帅不足,在与他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下风。”枢密使曹刿捋着胡须,语气沉重地说道。

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停留在罗英的名字上。罗英此次突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与南唐李信93点的统率值、朱明岳飞94点的统率值相比,南楚的差距依然巨大。

“不错,”枢密院从事、91点统率值的陈庆之点头,感叹道:“统率值每提升一点都难如登天,这不仅需要天赋,更要机遇与学识。如今我们只能一边培养人才,一边等待时机。”

在楚唐大战的另一边,年轻将领卓青麟虽然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仅仅将统率值提升了1点,达到了79点,但这微小的进步却对他在军中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今,众人皆知,统率值越到后期就越难以提升,其他属性点亦是如此。就如同先天境的武者一般,他们需要耗费一万点的内功才能突破至先天境,然而,一旦进入先天境,每向前迈进一小步都如同攀登陡峭的山峰一般艰难。

同样地,当武力值进入90点之后,想要通过技巧训练来进一步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卓青麟站在宽阔的练兵场上,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士兵们的操练。他心中暗自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总有一天,我也要成为一名大军团的统帅,带领南楚的军队开疆拓土,建立不朽的功勋!”这个目标如同燃烧的火焰,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激励着他不断努力奋斗。

在新的行政区划下,南楚的基层治理迎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乡村两级开始推行村民自治制度,这一举措旨在赋予村民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事务。

升乡立镇后,镇长、乡尉、户曹三老等职位的选拔和考核变得愈发严格。这些职位对于乡村的治理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选拔出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才来担任。

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秀才、举人、进士们怀揣着各自的梦想,纷纷踏上仕途之路,奔赴各个层级的岗位。他们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才能,希望能够在官场中一展身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乡村两级实行村民自治,由乡立镇后,官府会派遣专门的人员进行指导。这些指导人员将帮助村民们了解自治的原则和方法,确保自治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