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熊熊圣火
卓青麟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般的决断,穿透沉闷的空气:“传我教主令!五行旗各部,即刻起,进入三级戒备!枕戈待旦!”
“巨木旗旗主闻苍松!”
“在!”白面书生踏前一步,声如洪钟。
“着你部,即刻抽调五千精锐,星夜兼程,扼守我梧州西境所有险要关隘!一只苍蝇,也不许给我放进来!”
“得令!”
“烈火旗旗主辛然!”卓青麟的目光转向一个身材精瘦、眼神却如跳动着火焰的老妇人。
“属下在!”辛然抱拳,声音带着灼热的气息。
“命你部,所有火器装备,包括火油罐、毒烟弹、新配发的掌心雷,全部启封,分发到位!明日拂晓前,整军完毕,向西推进五十里!择险要处,建立前哨营寨!我要你像钉子一样,给我牢牢楔进西荒的门户!”
“遵命!火旗必不负所托!”辛然眼中火焰更炽。
命令声犹在堂中回荡,一阵急促得近乎慌乱的脚步声自外闯入,打破了刚刚凝起的肃杀气氛。
沈炼再次现身,脸色比白天送递双龙湖噩耗时还要难看三分,如同刷了一层青灰。他手中高举着一枚令牌,那令牌非金非木,通体乌黑,上面以凌厉的刀法刻着一只狰狞咆哮的猛虎,虎目镶嵌着两点猩红的宝石,在灯火下闪烁着噬人的凶光——南楚虎贲军的最高调兵虎符!
“教主!虎贲军八百里加急军令!”沈炼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双手将令牌奉上,“命我梧州……即刻抽调关麟军团一万五千精锐,南下!驰援南唐边境!”
空气骤然凝固。
关麟军团!一直驻守在梧州咽喉黑风峡的三万铁骑!那是卓青麟起家的绝对嫡系,被明教众人视为教主卓青麟的私人武装力量!
通过两年漕弱留强,每一个士卒,都已是明教最虔诚的信徒,是卓青麟亲手从流民、佃户、教众中挑选、训练出来的子弟兵!
这两年来,梧州上下省吃俭用,最好的盔甲兵器,最优厚的粮饷供给,都优先给了五行旗和关麟军团!如今,南楚枢密院一纸调令,就要抽走一半血髓!如同要生生剜走卓青麟心头上的一块肉!
卓青麟接过那枚沉重的虎符。冰冷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上面“虎贲调兵,违令者斩”八个鎏金小字,散发着不容置疑的森森权威。
他指腹缓缓摩挲过那只咆哮的黑虎,嘴角却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弧度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灯火的错觉。
“呵……”一声意味难明的轻笑,从他喉间溢出。手腕随意一抖,那枚代表着南楚朝廷威严的虎符,便如同弃履般,“啪”地一声轻响,被丢在了堆满军情文书的桌案上。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卓青麟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传令关铎将军,点齐一万五千关麟精锐,即刻拔营,遵令南下。不得有误!”
他目光转向沈炼,语速平稳地补充:“另,以梧州府衙名义,行文虎贲军总营:五行旗主力正奉本府密令,全力西进剿平‘西山群盗’,此乃稳定后方粮道之要务,刻不容缓。关麟军团既已遵令南下,梧州守备实已空虚,再难抽调一兵一卒协防他处。望总营明察。”
沈炼深深看了卓青麟一眼,将那一丝了然掩藏在恭顺的眼睑之下,躬身领命:“是!属下即刻去办!”
“等等,”卓青麟叫住他,声音沉缓而清晰,如同在夜色中投入一颗石子,“通知各坊青年教众,今夜子时,圣火大教堂……我亲自讲经。”
沈炼的身影再次融入府外的黑暗。卓青麟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回巨大的沙盘之上。
子夜,万籁俱寂。唯有梧州城中心的圣火大教堂,灯火辉煌,亮如白昼。粗大的牛油蜡烛插满四壁,将教堂内每一寸空间都照得纤毫毕现。
三千名明教核心教徒,有农夫粗粝的面容,有工匠沾着油污的双手,也有士兵挺直的脊梁,他们安静地坐在长条木凳上,目光如同汇聚的星河,灼灼地投向祭坛之上那道玄青色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