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吃荷叶茶的RoSOb

第153章 蔷薇花开(一)

两楚大地的脉络,那些曾经车马喧嚣、商旅如织的宽阔官道,此刻只剩下一种单调而沉重的律动。再不见满载绸缎香料的驼队,也听不见行商们讨价还价的喧嚣。

取而代之的,是无穷无尽的人流——背着简陋包袱,挎着磨损兵刃的汉子。他们像浑浊的溪流,从无数个角落汇聚而来,在尘土飞扬的大路上聚沙成塔,聚水成河,最终汇成一片沉默而疲惫的汪洋,朝着那吞噬生命的东方前线奔涌而去。

风卷起干燥的黄土,扑打着每一张焦虑、疲惫或茫然的脸,空气里弥漫着汗臭、铁锈和一种末日将至的压抑。

弦林县的林府,往日庭院深深、花木扶疏的宁静早已被一种焦灼的寂静取代。贾敏独自立在书房的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窗棂。

窗外,残阳如血,泼洒在空旷的庭院里,映照着几株凋零的秋海棠,如同凝固的血点。她手中紧攥着一份前线传来的军报,薄薄的纸页几乎要被指尖的力道揉碎。

上面冰冷的字句烙进她的眼底:“林帅所部后路断绝,太湖之围日紧,危殆!”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铁钎,狠狠刺进她的心脏。林冲,她的丈夫,被困在了那片绞肉机般的战场上。

“敏姐!”一声清亮的呼唤打破死寂。贾钥,她的义妹,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素色劲装,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不知畏惧的锐气,“原西五地,八千一阶辅兵,点齐了!大钦叔已率队开拔,押送最后一批粮草往沣京大营去了!”

贾敏猛地转身,眼中那点因思念丈夫而起的脆弱水光瞬间蒸发,只剩下磐石般的决绝:“好!家里……能动的都动了?”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能卖的都卖了,能凑的也都凑了。”贾钥用力点头,语气斩钉截铁,“连库房里远图老祖宗留下的几件压箱底的古玩,也托人连夜送去了府城的当铺。只盼这点微薄之力,能助东部战区的天兵早一日打破重围!”

八千辅兵,几乎是五县刮地三尺才挤出的最后一点元气。贾敏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里是铁锈和尘土的味道。

送走了这最后的青壮,弦林、长宁、龙爪、榕湖、盘山,这原西五县,就真的只剩下空荡荡的城池和一群老弱妇孺了。一座座城池,仿佛被抽去了脊梁,在越来越近的战争阴云下瑟瑟发抖。

“还不够。”贾钥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和远见,“敏姐,五县现在就是空壳子!一旦流寇、溃兵,甚至敌方的探子摸过来,我们拿什么守?难道坐以待毙?难免有人想混水摸鱼。”

贾敏霍然睁开眼,目光锐利如刀,直刺贾钥:“钥儿,你想说什么?”

“集中五县之力!”贾钥上前一步,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把所有剩下的人,无论老弱妇孺,全部组织起来!建立我们自己的卫队!男丁不足,女子顶上!老人孩子,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把性命,寄托在别人可能的怜悯或疏忽上!”

这个大胆得近乎疯狂的建议,如同在滚油里泼进一瓢冷水,在五县残存的主事者中间炸开了锅。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压倒了所有的疑虑、惊诧甚至那点可笑的矜持。当各家的名册汇总起来,那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所有反对的声音都噎在了喉咙里。

六千五百名身体尚算康健的妇人,三千五百个面孔稚嫩、大多身高还不及长矛的男孩——这便是五县最后能拿出的“兵源”。那三千五百个所谓的“男兵”,几乎清一色是十五岁以下的少年,肩膀单薄,眼神里还带着懵懂。

绝望催生着勇气,荒诞孕育着顽强。五县残存的力量别无选择地拧成了一股绳。

在榕湖县空荡荡的校场上,几面代表各县的褪色旗帜在萧瑟的秋风中猎猎作响。

一张临时拼凑的木案上,象征权力的虎符和令箭静静摆放。没有盛大的仪仗,没有喧天的鼓乐,只有一片肃穆得令人窒息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