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蔷薇花开(一)(第3页)
“拉满!手臂抬平!眼睛看着前面的草靶子心!”贾钥大声纠正着一个男孩歪斜的姿势,拍了拍他瘦弱的肩膀,“别怕,稳住了放!记住,你的箭射出去,保护的就是你身后的娘亲、阿婆!”
男孩用力点头,小脸憋得通红,再次奋力拉开那张对他而言过于沉重的竹弓。弓弦绷紧的吱呀声和稀疏的箭矢破空声此起彼伏。
更小的孩子们则被组织起来,在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兵指导下,五人一组,背靠背站立,用小小的木盾护住要害,练习着最基础的防护与互相支援。他们的小脸上满是认真,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口中发出稚嫩的呼喝。
关彩儿则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带着一群年纪更大些的妇人,在县衙仓库和临时搭建的工棚之间奔忙。她们清点着每一粒粮食,记录着每一块铁料、每一匹麻布。
仓库里堆满了新打制的粗糙箭矢、磨利的农具,空气中弥漫着新削木头的味道和铁锈的气息。几个简易的熔炉日夜不停地冒着黑烟,将收集来的废铁融化,浇铸成矛头或箭头。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成了这座“蜂巢”永不停歇的背景音。
贾惜春的“参军房”设在县衙最僻静的一个角落。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堆满了从各处送来的简略情报、邻县互通的消息、以及关于南方战区零星战况的模糊传闻。
昏暗的油灯下,她纤细的手指在粗糙的纸张和简陋的沙盘模型上快速移动,标记着已知的流寇、溃兵可能的动向,以及五县之间脆弱的联系通道。她的眉头总是微微蹙着,仿佛有无形的丝线缠绕在心头。
“大姑,”贾惜春将一份刚整理好的简报送至正在查看城墙加固进度的贾敏面前,声音压得很低,“盘山县那边……有点不对劲。”
贾敏从一堆夯土和木料中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说。”
“三天前,有一小股山匪流窜到盘山附近,被盘山的巡哨驱散了,这本没什么。但随后,盘山县派往榕湖联络的信使,迟了一整日才到,而且神色惊惶,语焉不详。”贾惜春将简报递过去,“今天的巡哨刚传来消息,说盘山县这两日突然加强了对我们榕湖县南面几个村寨的巡查,似乎在防备什么,却又没说清楚防备谁。更奇怪的是,我们派去盘山询问协同防务细节的人,竟然被他们主事以‘内部整训,暂不见客’的理由挡了回来。”
贾敏的目光扫过简报上潦草的字迹,眼神一点点沉了下去,如同结冰的湖面。她抬眼望向盘山县的方向,远方的山峦在暮色中只剩下模糊的剪影。
一丝极其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毒蛇,悄然缠绕上她的心脏。溃兵?流寇?还是……更可怕的东西?盘山,是沣原地区通往新阳郡的通道,也是自家退往大隅、退往朝阳剑宗的退路,也是原西五地兵器铸造地,不容有失!
“惜春,”贾敏的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山雨欲来的沉重,“盯紧盘山方向。所有往来的信使、行商,尤其是从南边过来的,务必严加盘查。让我们的巡哨队,再往外放出十里!还有,传令洪凌波和钥儿,操练……再加一刻钟。”
贾惜春心头一凛,肃然应道:“是!”
不祥的预感,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扩散到整个弦林,盘山县方向燃起的冲天黑烟,就粗暴地撕裂了原西五地勉强维持的平静假象。
那是在一个铅云低垂的午后。凄厉的警钟声毫无征兆地从弦林县最高的了望塔上炸响,当当当当——!急促得如同垂死者的心跳,瞬间刺穿了校场上操练的呼喝声和工棚里的叮当敲打。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警钟钉在了原地,茫然地抬起头。
“狼烟!盘山方向!三柱黑烟!”了望塔上,哨兵嘶哑的、带着惊惶的吼声顺着风滚落下来,砸在每一个人的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