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蔷薇花开(三)(第2页)
卓青麟策马缓缓踱到那俘虏面前,居高临下。他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那张写着“血蔷薇军”驰援榕湖的密信纸笺,当着俘虏的面,缓缓展开。跳跃的火光清晰地照亮了纸上的每一个字,尤其是那面以血蔷薇为旗的、由妇孺组成的军队的名字。
俘虏惊恐地看着那纸笺,又看看卓青麟面具下那双毫无感情的眼睛,浑身抖如筛糠。
卓青麟依旧沉默,手指一松。那张染着原西烽烟气息的纸笺,如同断了翅的蝴蝶,飘飘荡荡,落入了俘虏脚边一滩浑浊的泥水里。泥水迅速浸染了纸张的边缘。
俘虏下意识地低头,目光再次掠过那“血蔷薇”的字样,眼中充满了困惑和更深的恐惧。
“带下去。”卓青麟终于开口,声音透过面具,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冰冷质感,“让他活着回去。滚回去告诉李长风,战场上事,别把后方的妇孺卷进来,不然我会让你们后悔的;告诉你们李信将军……”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北方那片被战火染红的、无尽的夜空,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弦林县那面浴血的蔷薇战旗,声音里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近乎嘲讽的意味,“告诉他,你们在大楚干的事,将由我卓青麟回报到你南唐百姓身上,我大楚的妇人,已在北地点燃了烽火。你南唐的妇人准备好了么,这是她们的战场,亦是炼狱。”
亲兵粗暴地将俘虏拖走。卓青麟不再看那俘虏一眼,也仿佛遗忘了脚下泥水中那张浸染的密信。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眼前焚天的火海,那火光在他冰冷的铁面上跳跃,明灭不定。面具之下,无人知晓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形成一个冰冷而锋利的弧度。
“血蔷薇……”一个无声的名字在他心底掠过,随即被更猛烈的火焰吞噬。他勒转马头,声音斩断夜风:“撤!”
黑色的洪流无声地融入更深的黑暗,只留下身后一片炼狱火海,以及那张在泥泞中缓缓沉没、字迹渐渐模糊的纸笺。
火焰冲天,将“临沧仓”的匾额彻底吞没,映照着南方战区的血色夜空,也仿佛为北方那支刚刚浴血的新军,投下了一道遥远而残酷的注脚。
盘山城头的厮杀声终于彻底平息,就像退潮的海浪一样,缓缓地、静静地消失在了空气中。然而,那满地的狼藉和那浓得化不开的血腥气,却依然弥漫在这片土地上,仿佛在诉说着刚刚发生过的惨烈战斗。
破损的城门洞下,幸存的百姓们相互搀扶着,缓缓地走了出来。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茫然和悲痛。有些人的衣服上还沾染着鲜血,有些人的身上则有着明显的伤痕。这些百姓们,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他们的生命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脆弱。
血蔷薇军的士兵们正在忙碌地打扫着战场。他们默默地收殓着同袍的遗体,将那些已经失去生命的战友们整齐地摆放在一起。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沉重而机械,仿佛他们的身体已经不再属于自己,而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驱使。
在这残垣断壁之间,士兵们还在看押着俘虏。这些俘虏们,有的垂头丧气,有的则满脸惊恐。他们或许在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参与这场战争,或许在担心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而关彩儿,她独自一人立在盘山县衙那半塌的院墙边。这里,原本是她的家啊!可是现在,县衙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墙壁倒塌,屋顶破碎,一片破败不堪的景象。
泪水,无声地从关彩儿的眼角滑落。她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助。她的男人田青虎,在贺齐复叛之后就不知所踪。她不知道他是战死沙场,还是跟着贺齐一起投降了东吴。无论是哪一个消息,对于关彩儿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也许,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吧。关彩儿这样安慰着自己。可是,她的内心深处却依然无法平静。她不知道田青虎是否还活着,不知道他是否平安无事。这种不确定性,让关彩儿的心如刀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