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九峰定谋(第2页)
殷天正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关系到明教的存亡兴衰。他毫不犹豫地抱拳领命,“是!属下这就去点齐兵马,准备甲胄旗帜!”他的眼中燃起了久违的战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场与李信大军的较量,更是一场明教的豪赌。如果赌赢了,南唐的西北之地将会尽入明教囊中,南唐的根基也将因此动摇;但如果赌输了,明教的精锐将会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鹰王且慢!”卓青麟叫住了正要转身的殷天正。他的目光越过殷天正的肩头,投向山下那些在泥泞血污中挣扎着被扶起的俘虏,投向那些在临时营地角落里痛苦呻吟的伤兵,最后,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那片广袤却饱受南唐世家盘剥的西北大地上。
“鹰王此去,”卓青麟的声音突然沉静下来,但却蕴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仿佛大地深处的脉动一般,深沉而有力,“不仅仅是为了攻城略地,更为了扎根!”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直刺殷天正的心底,让他不禁为之一震。卓青麟继续说道:“我们明教一直以来都以紧贴民众、扎根于民为优势,而这次出征,我们更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剑,紧紧地盯着殷天正,似乎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卓青麟的声音越发激昂起来,“南唐的统治根基是什么?是那些盘踞地方、吸髓敲骨的世家大族,是那些依附于他们的地主豪强!”
他的语气充满了对这些人的愤恨和不满,“我们此去,就是要挖断他们的根!把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分给那些终年劳作却食不果腹的佃户!把那些他们囤积如山、宁愿烂掉也不肯施舍半点的粮食,分给那些快要饿死的妇孺老弱!”
说到这里,卓青麟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但却更显坚定,“让明教的新义,成为他们活下去、挺起腰杆的希望!让唐西三郡,成为我明教最坚实的壁垒!”
“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十二个字,如同十二道惊雷,在死寂的山腰台地上轰然炸响!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砸在冰冷的岩石上,也狠狠砸进了殷天正的心湖深处!
发动群众?依靠那些…泥腿子?打土豪?分田地?挖断世家的根?这…这已经不仅仅是战争策略,这简直是要掀翻整个南唐赖以生存的秩序根基!是比战场厮杀更加汹涌澎湃、更加不可预测的滔天洪流!
殷天正纵横江湖七十余载,历经无数血雨腥风,见证过王朝兴衰、江湖沧桑,自认为其心志早已坚如磐石,不会被任何事物所动摇。
然而,就在此刻,当卓青麟口中吐出那些他闻所未闻的字眼时,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源自灵魂深处的寒意,如同一股冰冷的毒蛇,突然沿着他的脊背迅速攀爬而上!
这股寒意如此强烈,以至于他的身体完全失去了控制,不由自主地、极其轻微地颤抖了一下。尽管这个颤抖极其细微,但对于殷天正这样的人物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失态。
他那阅尽世间沧桑、锐利如鹰隼的眼睛里,第一次清晰地掠过一丝茫然,一丝对未知力量的敬畏。这种敬畏并非来自于恐惧,而是一种对未知的深深忌惮。
殷天正心中暗惊,他急忙低下头,不敢让卓青麟看到自己眼中瞬间的失态。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然而,那声音中却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紧绷:“是……教主!属下……谨遵教主圣谕!定当……定当全力而为!”
他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斤,仿佛这些字承载着他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卓青麟清晰地捕捉到了老鹰王那一瞬间的颤抖和眼底深处的惊悸。他没有点破,只是深深地看了殷天正一眼,那目光复杂难明,包含了信任、重托,也有一丝对前路未卜的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