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热烈的大会中(第3页)

 火器可不同于冷兵器,冷兵器是有人有武器就行,但火器要是没有弹药,那就是一根烧火棍。

 其二,负责管理地方守备营和团练等军事相关事务,这便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政务院展开沟通协作。

 为了规范双方的权力运行与职责边界,一系列详尽的法规应运而生,如同精密的榫卯结构,将军事与行政的关系紧密而有序地衔接起来。

 如此一来,政务院、军事委员会、贵族院三方势力,在国家的权力版图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微妙格局。

 三方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制衡又相互协作。

 夏国的贵族来源广泛,文官若立下卓越功勋,同样有机会获封爵位,跻身贵族之列,这使得贵族阶层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然而,论及权力的大小,政务院在三者之中暂居首位,其行政权力覆盖国家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日常运转的主要推动者。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方势力虽各有侧重,却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秦思源巧妙地抓住了贵族院这一关键势力,同时对军事委员会也掌控了半壁江山,凭借这一布局,已然在国家权力的棋局中稳占上风,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政务院,秦思源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巧妙运用律法这一有力武器,将政务院的运行牢牢限定在法治的轨道之上。

 监察院和法院,作为国家法治体系的重要支柱,虽处于半独立状态,由政务院与其他势力共同监管,但这恰恰确保了权力的制衡与监督,使得政务院也难以脱离掌控。

 在实际运行中,政务院虽是独立运作,但国家大事的决策也绝非一言堂。

 每逢重大事务,各方势力都需要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充分权衡利弊。

 而且,一定级别的官员任免,仍需经过秦思源这位国王的首肯,这一关键权力的把控,如同定海神针,确保了国王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