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崇祯的应对下(第3页)

 夏国那句“人人平等”,更是崇祯乃至满朝文武都绝难接受的禁忌。

 周延儒起身后不敢再坐,心知今日注定难熬。他暗暗咬牙,索性豁了出去:“陛下,大明积弊已深,危如累卵,臣……臣亦感力不从心,军国大事,还请陛下乾纲独断”。

 他本想说“才疏学浅,乞骸骨归乡”,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终究舍不下这权势,更怕触怒眼前这位反复无常的天子,招来杀身之祸。

 崇祯脸色阴沉得能滴下水来,但这次竟罕见地没有发作。

 他话锋一转,抛出了思虑已久的策略:“眼下东南郑芝龙,尚算忠心王事,且曾力挫西夷,朕意,加封其为伯爵,爱卿以为如何?”。

 周延儒心头又是一凛:这是要动手斩断夏国的商路命脉了!夏国崛起之路清晰可见,其财赋根基全系于商贸。

 一旦掐断其通往江南的商道,夏国财源必将大损。

 更关键的是,夏国实行军政分离,庞大的军费开支全赖夏王私库支撑,此乃其稳定基石。

 若夏王财力不济,势必要政务院分摊,这套精密的体系必生裂痕,夏国内部恐生变乱。

 然而,他深知夏国商队背后是精锐水军伪装护航,郑家水师加上朝廷那点水师,真能撼动夏国水师?过往大明水师全军覆没的惨败犹在眼前。

 罢了罢了,周延儒此刻已是心灰意冷,破罐破摔:江山是皇帝的,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大不了再辞官归隐。

 即便夏国得了天下又如何?总不至于杀尽前朝旧臣,为安抚人心,说不定还能捞个闲职俸禄。

 想到这里,他躬身应道:“陛下圣明烛照,臣附议”。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这老狐狸今日竟如此顺从?他按下疑惑,继续道:“还有,新军已成,朕意,命孙传庭率两万精锐,即刻南下坐镇南京,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