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一定要狠狠震慑

苏明哲闻言,不禁一怔,他稍稍迟疑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大王,此举是否有些矫枉过正呢?我夏国向来并无杀俘的先例啊”。

 “依微臣之见,不如效仿旧制,让这些战俘去挖矿,这样既能让他们为国家效力,又可避免过度杀戮,岂不两全其美?”。

 然而,雷虎却对此表示异议,他反驳道:“苏总理,您的看法恐怕有所偏颇。施琅如此行事,必定是得到了郑家的授意”。

 “若我们不采取严厉措施,给予他们沉重打击,日后恐怕此类事件还会层出不穷”。

 苏明哲连忙解释道:“我并非认为不应惩处这些战俘,只是此次战事中,我军兵力本就处于劣势”。

 “若因过度严惩而激起他们的拼死反抗之心,恐怕我们自身也会遭受重大损失的”。

 这时,张伦也附和道:“正是如此,正所谓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若是将这些战俘逼入绝境,他们必然会奋起反抗,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得不偿失?”。

 一时间,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文官们坚持认为不应过度杀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而武将们则毫不顾忌,一心只想通过严惩来威慑江南地区。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场面陷入了僵局,众人争论不休,面红耳赤,各执一词,却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秦思源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思忖。

 从眼前的这一幕场景,他不难想象明朝朝堂之上的景象。众人唇枪舌战,引经据典,争得不可开交,却往往难以得出实质性的结论。

 而崇祯皇帝,竟然能够忍受这样的局面长达九年之久,实在令人钦佩。

 据他所知,大明朝会之时,官员们往往会用文言文进行辩论,言辞犀利,引经据典。这种方式虽然显得古雅,但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然而,崇祯皇帝却能坚持听政九年,即使疲惫不堪,也从不间断上朝,其批改奏章的时间更是与秦始皇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