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有没有胜算(第2页)
“罢了,无论最终是否能够守住,都必须先打过这一仗才能知晓结果”。
“难道你们就甘心这样不战而降吗?”,傅淑训环顾四周,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我等世世代代承蒙国家恩泽,怎会轻易投降!”。
……
刹那间,众人情绪激昂,纷纷出言驳斥,现场气氛顿时激烈起来。
傅淑训看了众人一眼,他是已经和夏国绑定,但是这里还有多少人已经和夏国勾连就不知道了。
不过这都无所谓,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夏国占据了江南也还需要他,搞不好他好能够在新朝有一席之地。
至于那些世家大族对夏国律法过于严苛的担忧,他却并未太过在意。
在他看来,有明确的规矩和准则并非坏事。
倘若没有这些律法的约束,就如同历史上某些皇帝那般肆意妄为。
以汉武帝为例,他完全凭个人心情决定生死,导致天下人口锐减一半,官员职位大量空缺,甚至连颁布招贤令都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再看朱元璋,同样是个随心所欲、草菅人命的君主,而且还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
他对自己家族的人放纵不管,哪怕他们作恶多端,但对其他臣民,则毫不留情地进行抄家灭族。
相比之下,夏国的律法则显得更为公正和合理。
那句“律法限制了你的同时,也同样保护了你”,他深表赞同。
因为只有在律法的框架内,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得到明确的界定,社会秩序才能得以维持。
否则,皇帝可以随意滥杀无辜,下面的大臣们也会终日惶恐不安,朝不保夕。
就像如今的崇祯朝,崇祯皇帝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对文臣们肆意杀戮,却对武将们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动手。
不仅如此,他对夏国律法的研究可谓是深入骨髓,无论是基本法还是贵族法案,他都曾反复琢磨、仔细推敲。
在他看来,如果夏国能够始终如一地坚守这些律法,那么所谓“王朝不过三百年”的魔咒或许将被彻底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