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招募读书人

秦思源指尖轻叩案几,沉吟片刻方缓声道:“读书人的去处,诸位不必过虑,此事本王自有安排,稍后会命周相着手招募”。


 此言一出,苏明哲等人皆露讶异之色,只有周立民站起来行礼,“臣遵命”。


 这可是数万之众的读书人!虽说个个识字通文,但夏国推行的是新学,不兴经史子集那套旧学问——没见到就连去乡塾授课的先生,都需经过讲习所的培训么?


 大王突然要收编如此庞大的文人群体,众人一时竟想不出该如何安置。


 其中最震惊的当属傅淑训,他原本提及此事,是想为这些流离失所的读书人讨些抚恤恩典。


 毕竟同出自大明科举体系,见他们落魄至此,难免物伤其类。


 岂料大王竟直接全盘接手,这倒让他先前准备的诸多说辞都没了用武之地。


 不过既得王命,他立即收敛心神不敢多言。


 这位君王平日虽温煦如春阳,却无人敢真正放肆——看看那些还在苦役营里抬石砌墙的旧族子弟便知。


 无论曾是世家贵胄、朝廷命官还是风流举人,触犯律法一律严惩不贷。


 夏王可不管你是谁,直接就弄翻你,你还没有话说,而且夏国和大明可不同,大夏对百姓可是非常好的。


 百姓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自己的财产,谁还会听你的蛊惑,或许你刚一说就被扭送官府了。


 而秦思源早已将目光投向更远处,在他看来,这些读书人不过是亟待重塑的坯料,集中教导改造后,正好充作宣扬夏国新政的喉舌。


 只要不授予实权,任其满腹牢骚也掀不起风浪——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自古皆是如此。


 在他心里,华夏大地缺的东西太多了,唯独不缺一门心思想当官的人,这些读书人,骨子里的那点傲气撑不了多久,迟早会低头屈服。


 而且不就是十万读书人嘛,这些人王室还是可以养得起的,不管怎么说这些读书人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


 总比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好一些,何况他还有一批洗脑的人才,把这些读书人的思想洗一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