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新币上(第2页)

 可终究因发行毫无准备金支撑,朝廷为填财政窟窿一味滥发,导致宝钞飞速贬值,到了明朝中后期,民间早已无人愿用,彻底被白银和铜钱取代。

 在场皆是通晓政务的有识之士,见状难免心头犯嘀咕:大王此举,莫非也是想效仿前朝,借纸币之名搜刮天下财富?

 若非秦思源此前凭治世之才积累下极高威望,恐怕已有大臣按捺不住站出来质疑。

 秦思源将众人变幻的神色尽收眼底,早已洞悉他们的心思,于是抬手示意众人稍安,语气坦诚:“诸位不必有顾虑,关于夏元发行的各项事宜,若有任何意见或疑虑,尽可直言!”。

 话音刚落,殿中便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反正的官员猛地起身,袍角带起的风卷得案上茶盏微微晃动。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秦思源,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字字掷地有声:“大王容禀!臣斗胆进言,这‘夏元’纸币,断不可轻易推行!”。

 “臣亲历过崇祯年间的乱象,那时大明宝钞早已成了催命符——百姓用三贯宝钞换不来一斗米,商铺见了宝钞便关门谢客”。

 “甚至有农户为了活命,抱着成捆的宝钞去当铺,只求换半袋糠麸,当铺掌柜却甩着算盘说‘这纸片子,还不如草纸能擦锅’!”。

 这人越说越激动,再次躬身道:“臣记得洪武初年,宝钞刚发行时,朝廷也说‘天下通行’,可短短十年,就因无节制滥发,一贯宝钞从值一两白银,贬到只值十文铜钱!”。

 “地方官为了完成赋税,拿着宝钞强征百姓粮草,百姓稍有不从便以‘抗旨’论罪,多少人家因此家破人亡?”。

 “更甚者,江南织造局用宝钞支付工匠工钱,工匠们拿着纸钞买不到布、换不到盐,寒冬腊月里,竟有妇人抱着饿得啼哭的孩子,将宝钞点燃取暖,边烧边哭‘这皇帝老爷的纸,连暖身子都嫌不顶用’!”。

 他抬手抹了把脸,声音带着沉痛:“那些年,街头巷尾流传着‘宝钞一张,饿死爹娘’的民谣,多少百姓被逼得逃入深山,宁愿做流民也不愿用这‘朝廷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