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捷报传南京(第2页)
大明王朝,毕竟是传承了两百余载的正统社稷,其立国根基与法理正统性,早已在天下人心中沉淀多年。
然而,近几十年来,这座看似稳固的王朝大厦,却深陷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地方上灾荒频仍、流民四起。
边境之外,鞑靼部落更是虎视眈眈,年年挥师叩关,铁蹄踏遍边墙。
更令人扼腕的是,面对鞑子的凌厉攻势,大明的军队却屡屡失利,不仅未能守住疆土,反而损兵折将、丢城弃地。
最危急之时,鞑子的骑兵甚至一度兵临京畿,京城数次陷入围城之险,人心惶惶,朝野震动,大明的国威与民心,也在一次次的挫败中逐渐消磨。
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新兴的大夏政权却创造了惊人的战绩——仅一次战役,便一举歼灭了鞑子三分之一的精锐主力。
这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不仅打破了鞑子不可战胜的神话,更像一道惊雷,震彻了天下。
此前因大明屡败而压抑的民心,瞬间被点燃,对大夏的敬畏与认同,也随之深深根植在每一个百姓心中。
战报传到南京的那一刻,仿佛一道惊雷划破长空,瞬间点燃了这座古城积压已久的热情。
起初,只是街头巷尾零星的欢呼,随着消息像潮水般扩散,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涌上街头,从朱雀大街到秦淮河畔,从寻常巷陌到繁华市集,很快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
人们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孩童们举着自制的小旗奔跑雀跃,清脆的笑声在风中回荡。
平日里沉稳的老者,此刻也拄着拐杖走到街边,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不住地抚掌感叹“终于打赢了”。
商贩们干脆停下生意,搬出家中的美酒佳肴,邀邻里共庆,连挑着担子的货郎也放下扁担,加入欢呼的人群,用梆子敲打出欢快的节奏。
秦淮河畔,画舫凌波,原本悠扬的丝竹声被激昂的锣鼓取代,船家们扯起鲜艳的绸缎,与岸上的百姓相互呼应。